近年来,甘肃金昌市各级工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牵引,着力打造产改赋能建功立业、劳模工匠示范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三个平台”,引领全市职工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攻坚克难、创新创造,持续擦亮“工”字品牌、展现工会作为。

打造产改赋能建功立业平台。深化拓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域,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不同群体特点和需求,推动产改工作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全面开展引领性、示范性、区域性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竞赛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拓展延伸。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开展群众性劳动竞赛314场次,参赛班组5374个,覆盖职工16.7万人(次);开展技能竞赛200场(次),参赛单位667个,参赛职工6万人(次)。在火热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中,涌现出甘肃省技术能手145人、技术标兵593人、服务明星24人,劳动竞赛水平显著提高,技能竞赛效应持续放大。

打造劳模工匠示范引领平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劳模培养选树,深化工匠培育工程,完善劳模工匠作用发挥、关心关爱工作机制,多层次推动落实劳模工匠待遇,提高劳模工匠地位。注重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助农行”活动,引领更多职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劳动者。近年来,全市涌现出全国劳模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省劳模11名、省五一劳动奖章29人、省五一劳动奖状13个、省工人先锋号23个,劳模引领效应持续放大,职工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平台。深化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加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依托产业行业组织,搭建创新工作室联盟,聚焦前沿技术、关键技术、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建设职工创新成果及品牌展示交流阵地,推动企业与工匠技能人才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对接,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支持承载新质生产力的产业、企业发展,涵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全市职工完成技术革新1489项、发明创造2415项,取得专利1147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遍地开花、创新创造硕果满枝。(王黎奎)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