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7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2024年第九场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2023年青岛法院涉民营企业商事审判情况,发布青岛法院涉民营企业商事审判白皮书(2021年-2023年)和典型案例。

2021年至2023年,青岛全市两级法院审结涉民营企业商事案件8.01万件,其中青岛中院审结7328件。数据显示,涉民营企业商事案件总体呈较快增长趋势,全市两级法院结案数量从2021年的1.95万件增长至2023年的3.72万件;收案标的额从2021年的313.57亿增长至2023年的597.17亿元。青岛法院审理的涉民营企业商事案件类型广泛,主要为公司类纠纷和合同类纠纷。从结案案由看,公司类侵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是公司类纠纷主要案由,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纠纷、服务合同纠纷是合同类纠纷的主要案由。

白皮书总结了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风险、法律问题。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存在公司章程不完善、公司股东权益边界意识薄弱、股东出资义务履行不到位、内部治理在较低水平运行、企业股东普遍忽视清算程序等问题。在企业对外交易风险方面,存在尽职调查意识不强、忽视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义务履行不规范、违约行为导致合同僵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企业成长埋下隐患。

白皮书从司法角度对民营企业加强合规经营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结合即将实施的新《公司法》,白皮书建议民营企业应当首先从内部完善治理和管理制度,要强化公司人格独立意识,合理运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规范公司设立管理行为,存量公司依法依规进行注册资本过度调整;股东依法履行出资义务,防范出资责任风险;慎重对待减资程序,避免违法减资责任风险;正确行使股东权利,尊重各方股东权益;高度重视公司治理,规范公司决策行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履行忠实、勤勉义务;依法履行退出义务,减少“僵尸企业”风险等。白皮书指出,对外交易做到未雨绸缪是民营企业降低风险、获得成长机遇重中之重,建议企业在合同缔约、履行环节牢固树立诚信意识,主动践行契约精神;在投资交易前注重企业资信调查,合理评估交易风险;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寻求合适的融资渠道;加强企业合规建设,重视培养证据意识。白皮书还提出,在标的不大或矛盾纠纷相对缓和的情况下,建议企业积极参与调解,降低纠纷化解成本。

青岛中院发布的十个典型案例,涵盖承揽合同纠纷、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合伙合同纠纷、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等,是青岛中院民二庭在分析2021年以来民营企业涉诉主要商事案由及诉求情况,总结民营企业经营中经常发生的法律风险、法律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的代表案例,通过这些案例,为民营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司法指引。(朱本腾 吕佼)

来源: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