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贺阳)近日,喜茶推出的一款轻乳茶新品“小奶栀”被网友质疑涉嫌“擦边”,并引发热议。针对产品名的争议以及是否有改名计划,中国商报记者联系喜茶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6月28日,喜茶微信点单小程序显示,这款“小奶栀”已经更名为“小白栀”,同系列的“+脱脂奶·小奶栀”也已经更名为“+脱脂奶·小白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茶微信小程序点单页面截图。

喜茶客服表示:“‘小白栀’的确是这款产品最新的名称,对于这款产品的命名,我们一直都只是为了表达产品所具有的天然栀子香和奶香。根据大家的反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小白栀’已经成为这款产品的最新名称。”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喜茶的新品名展开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线下点单时很尴尬,“根本不好意思念出口。”“特别对于四川的朋友,平翘舌难以分清,这个名字念出来会更加直白,让人浮想联翩。”

但也有网友认为对这个名字不必太过敏感。“没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吧?”“喜茶‘小奶栀’的产品名是为了与另一款白茉香的产品‘小奶茉’相呼应,而且在西北部分地区‘奶子’就是‘牛奶’的意思,感觉并无不妥。”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喜茶首次陷入“擦边风波”。2019年,杜蕾斯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一张海报并配文“今夜一滴都不许剩”,喜茶在该条微博下评论:“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两家品牌的互动被指具有性暗示意味,引发大量网友的批评和抵制。随着事件不断发酵,喜茶在微博进行了道歉,杜蕾斯则更改了文案和海报。

2023年,喜茶推出的一款名为“佛喜拿铁”的新饮品,分别以无语菩萨、欢喜罗汉和伏虎罗汉为主题。随后,喜茶因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而被约谈,该产品下架。

为何“打擦边球”式的营销方式屡禁不止?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是流量与炒作思维在作祟。借助低俗营销,品牌即使在短时间内赚够了流量,但终会落得“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的结局。品牌试图通过低俗营销来制造话题和争议,吸引消费者关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营销方式往往容易走向极端,适得其反。急于求成的营销方式不仅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抵制,还容易损害品牌的长远利益,长时间树立的品牌形象可能毁于一旦。

截至发稿,#喜茶新品名小奶栀被指擦边#词条最高冲到了新浪微博热搜榜第5位,在榜时长12小时28分钟,阅读量达8747.6万,讨论量1万,互动量15.3万。记者注意到,#小奶栀改名#、#喜茶小奶栀改名#等词条6月28日仍在各大平台热搜榜上,喜茶官方并未对此次改名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