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王凡

巴州区梁永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揭牌仪式。巴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好!”随着红色幕布的揭开,全场围观群众掌声雷动,拍手叫好。近日,四川巴中巴州区梁永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正式挂牌,这也标志着巴州区22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群众诉求快处中心,全域实现打捞群众诉求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实效。

民有所呼,必须所应。2021年,巴州区创新开展“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从末端转到前端,从前端转到事端,从事端转到心端。4年来,巴州区共打捞群众有效诉求40595个,目前已化解37864件,办结率达93.27%,,得到广大群众普遍点赞。 2024年,巴州区积极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全域设置专“群众诉求快处中心”事业机构,明确为副科级,核事业编制5个以上,以“捞起来·钉着办”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把“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小目标”,在真抓实干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巴州区,积极了解群众诉求化解诉求的并非只有基层干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均是零距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2023年下半年,巴州区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巴州区24名区级领导深入16个乡镇70个村(社区)蹲点调研,走访群众342户698人,调研点位都地处偏远或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归总梳理,发现具体问题145个,涉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队伍建设、遗留问题等,对蹲点调研发现的问题均建立了整改清单。

起底诉求只是“开门问诊”,如何“药到病除”才是最终目的。在“群众诉求大起底”工作中,巴州区坚持“事必有回应、事必有人管、事必限时办”原则,严格甄别,严格程序,严格销号。巴州区通过分级定责、分层建账、分类化解、分项建档等措施,同时,定期召开“群众诉求大起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跨辖区的“疑难杂症”,动态研判诉求办理情况。区纪委监委机关、区委政法委、区信访局、区群众诉求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每月召集成员单位会商研判,对专项工作进行调度;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定期会商具体事项,确保诉求化解质量。

诉求化解得好不好,群众的感受才是最高标准,群众的满意才是最高评价。西华街附近的供销小区在要求改造后,重新铺设了路面、安装了照明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小区全新面貌和完善的功能配套让居民纷纷点赞。近年来,巴州区先后获得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全国“2023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区等32项国省荣誉,以“群众诉求大起底”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荣选2023年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全区信访总量、纪检信访量、网络舆情量断崖式下降。

目前,巴州区22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群众诉求快处中心,负责群众诉求的受理、分类、办理、转办、督办等工作,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指派一名纪检干部入驻中心全程收集问题,建立督查督导“专账”,对办结时限即将到期的群众诉求进行跟踪督办,对已办结诉求同步开展“回头看”,确保诉求真化解、群众真满意。今年4月以来,全区通过群众诉求快处中心收集群众诉求825件,推动化解群众诉求237件,立案43件,处理处分13人。自2021年以来,巴州区便对打捞的每一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做到“一件一评查一反馈”,及时将办理情况向群众反馈,人人见面,确保群众“事心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州区宕梁街道中坝社区诉求快处和矛盾调处中心。巴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前的南池市场。巴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南池艺术广场。巴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