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严防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要材料!

碧翰烽/文

基层减负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一方面基层干部感受颇深,希望很高;另一方面整治基层减负难度很大,又存担心。

目前,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在下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出台了不少措施,通报了不少典型案例,制定了一些制度机制,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有的还在持续努力和发力。

据媒体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点对点蹲点市县调研和一对一登部门督导,组成8个督导调研组,真刀真枪破解顽瘴痼疾。在对部门开展督导时重点检查条线减负责任落实情况,建立本行业系统负面清单。

关于这次实地调研督导,宁夏提出了不得要求属地同志陪同、不得给督导市县和部门增加负担、不得接受礼物宴请、不得借督导之机谋取私利、不得从事与督导调研无关活动“五个不得”和严防阵仗声势大、严防层层听汇报、严防大范围要材料“三个严防”纪律要求。

“五个不得”“三个严防”的要求,应该成为所有督查检查考核的重要参照标准。

实际上,开展督查检查考核,是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却在基层成为重要负担之一,有的基层干部甚至直言,要想真正减负到位,只有取消所有督查检查考核,可这又不太现实,毕竟减负担不是简单地减工作减责任。

如果完全没有督查检查考核,有些工作如何评价,如何落实,也是个问题。

但至少说明,现在有些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不下决心改善、改进、改革,难以从源头、根本上解决基层负担问题。

就拿上述“三个严防”的内容来说,有的督查检查考核正是如此现象,有的督查检查组队伍庞大,要求迎检人员必须高规格、大规模,可谓大阵仗、大声势、大气派,否则,就觉得不足以显示有多重要、有多重视。

层层听取汇报,大范围要材料,不仅同样是追求阵仗、声势,因为有的汇报会人员往往也是呼啦啦一大片;而且还是助长开会发文、台账资料、刻意留痕等形式主义滋长,因为要材料正是如此。

所以,在督导调研减负工作时,能够坚持这“五个不得”“三个严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于其它督查检查考核的很好示范。

其实,为了真正将基层减负工作抓到位、抓落实,还得要沉下心来认真调查研究,真正找出形式主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根本性原因,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以便研究制定法治化制度化措施,真正从源头治理基层减负。

就拿督查检查考核本身来说,首先,应该弄清楚,哪些工作是应该考核的?不能什么样的工作都开展考核?比如无法量化、无价值无意义、不务实的工作,有必要进行考核吗?关于督查检查考核项目,需要认真研究评估、社会公示。否则,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拿来考核,负担怎么减得下来?

其次,即使是要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应该考核怎样的内容?应该采取怎样的考核方式?比如能不能彻底取消实地检查的方式?而在平时直接采集结果性数据,毕竟现在的数据、信息已经比较发达。

再比如可以实行达标考核原则,而不是热衷于排名,也就是说,只要某某工作达到了某某结果的标准,就视为合格了,而不是又进行细化量化,导致目标管理出现层层加码。

还有,关于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还得要尊重基层的话语权、异议权。督查检查考核的情况和结果,要征求和听取基层意见,适当时还可以进行公开听证,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也就是说,督查检查考核的目的不能只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或帮助解决问题。一方面保证督查检查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真正发挥督查检查考核的促落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