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镜哥。
胡友平走了,从6月24日被刺伤到26日去世,2天的时间里苏州当地倾尽了手段也没能将这位伟大的女性救回来。
胡友平无疑是我们的英雄,以瘦弱之躯扑向歹徒的尖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更多人的安全。但不知为何,直到胡友平离世2天后的今天,我们才知道她长什么样,多大了,是干什么的。
我们不知道这背后有何顾虑,抑或有什么难言之隐。
但有一点谁也无法否认,那就是胡友平做了我们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无论被胡友平救下的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她都是一个在危难关头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的一个人。她的壮举超越了国界,触及了人性中最柔软也是最坚韧的部分,提醒我们,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人性的光芒能够穿透一切阴霾。
这种大爱,有关生死,却无关国籍。
胡友平去世2天后,他的事迹被多家官方媒体报道,央视更是以“英勇无畏 匡扶正义”为封面,报道了苏州拟追授胡友平为见义勇为模范的决定,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英雄女性,网上依旧充斥着极端与不负责任的言论,他们把胡友平戏谑为日本人的神,将胡友平的死亡定义为死有余辜,甚至希望她早日牺牲。
这些极端言论无疑是对逝者莫大的羞辱,也让我们看到极端主义者冷血又令人胆寒的一面。
诚然,我们国家曾惨遭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这种刻骨的仇恨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也不敢忘记的,我们理解国人对整个日本心存的恨意,这种仇恨是根植于大多数国人骨子里的。
然而久恨可以记忆,新仇则不宜再起,我们之所以铭记历史,在于警醒未来,而非延续仇恨。
今天的我们,依旧要痛斥日本潜藏的军国主义思想,批判日本政府不愿正视侵华战争的事实。但面对民间的正常交流,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人民,还是要有大国的胸怀,用包容的态度迎接四方来客,这不仅是格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绕不开的现实。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的问题。
虽然胡友平生前死后都背负了不少骂名,但她在生死面前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依旧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可。特别是胡友平受伤之后,更多的心存正义和良知的人为她祈福,因为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勇敢与善良。
无论是生前的祈福,还是离世后的哀思,以及事发时其他路人的舍命相救,都说明了良善和正义依旧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而不倒的精神根基。
胡友平虽已离世,但她留下的精神遗产——那份超越国界的勇气与善良,注定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也证明了无论在任何国家,良善与正义永远是推动社会前行的不竭动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