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偓,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今陕西樊川人,晚唐著名诗人。他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偓生活在战乱频发、大厦将倾的唐朝末期,四十八岁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等。
韩偓智勇双全、忠君爱国、刚正不阿,曾协助唐昭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一度成为唐昭宗最信任的大臣,但是,面对宦官当权和藩镇割据,他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走向灭亡。
韩偓被誉为唐末完人,品格高尚,从不趋炎附势,并因此触怒权倾朝野的朱温,被贬谪出京。后来,朱温篡唐,改国号为梁,唐朝就此彻底灭亡。之后,韩偓依附福建的王审知,隐居于泉州南安终老,享年八十二岁。
后世称韩偓“早岁为诗,二十年间,不啻千首”,有人称韩偓为“香奁体”的创始人,甚至有人拿他的诗作与温庭筠、李商隐相媲美,可见他确实天资聪慧、才情横溢。
某个夏日,韩偓看着眼前的初夏景色,心有所感,写下一首《夏日》。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树新阴叶未成,
玉阶人静一蝉声。
相风不动乌龙睡,
时有娇莺自唤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庭院中的老树披上了新的绿阴,枝叶尚未完全长成。
玉阶上的佳人静默无声,高高的树上却传来一声蝉鸣。
测风的相风乌没有转动,狗儿蜷卧在地上困倦地睡着了。
时不时传来娇莺的啼鸣,仿佛在重复呼唤自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偓这首《夏日》是一首写景七言绝句。
这首诗先写“夏日之时间”,即浓阴未成的仲夏前夕,并侧重静景描写,描绘了初夏的景物特征。
接着,写“夏日之人静”,闺中女子安静地伫立在玉阶之上,偶尔会听到一两声蝉鸣,不由得生出许多情思,同时,侧重动景描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蝉鸣来衬托安静的氛围。
然后,写“庭院之静谧”,重在静景描写,通过测风器不动与狗儿酣睡,来烘托庭院的静谧。
最后,写“女子之孤寂”,重在动景描写,通过娇莺一声声重复鸣叫,来衬托庭院生活的简单无聊,将娇莺暗喻闺中女子,显示了她的孤单寂寞。
全诗语言浅白,清新自然;一静一动,动静结合;一缓一急,缓急结合;一轻一重,轻重结合;变化多端,意深澹远。
突出特点是简洁明快,通过极简省的笔墨,让夏天的诗意跃然纸上,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夏日庭院图,在庭树新叶中,一个静谧唯美的夏天款款而来,整首诗呈现出“随处皆真”的美妙境界。
总起来看,韩偓这首诗通篇写景,只字未提自己,却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面上是写女子夏日庭院里的孤独与寂寞,实则何尝不是写自己的一份落寞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