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应该不会料到,自己过世八十多年之后,在地球另一边突然火了起来。近年来,随着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的著作《被讨厌的勇气》中译本一纸风行,人们发现原来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巨匠,也发现原来在理解人类行为方面,除了弗洛伊德的因果论,还有阿德勒的目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德勒

打个不严谨的比方来解释两者区别。比如一个人患有"社恐"(临床上称为社交焦虑症),从因果论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此人早年经历了太多否定,对自己不够自信导致;而从目的论视角看,这是他基于自身需要的选择,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前者认为当前的状态是之前经历的必然结果,这是因果论;后者认为当前状态由想要达成的目的决定,这是目的论。

其实在心理学领域,因果论和目的论的分野并非新鲜事。在历史上第一本解释心理现象的著述《论灵魂》中,亚里士多德指出,万物皆有一种要"实现自我完善目的"的活力,他称之为"隐德莱希"。按照这一观点,人的行为自然是被自我完善的目的所牵引。之后,西方世界对心理学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年的"冰河期",当人们再次关注并深入探究心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时间已经到了19世纪末。此时,一改两千多年前的传统,目的论已成明日黄花,而因果论占据了心理认识论的主流。

如果放在历史的脉络中来看,这一趋势不难理解。基督教文明一路从中世纪走出来,人们很容易将目的论与宗教的僵化束缚联系在一起,视之为愚昧而沉重的枷锁。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正是为了打破这一枷锁,推行科学和理性。到了19世纪下半叶,众多学科都在消解目的论上取得了突破。如达尔文用"自然选择"理论宣告"自然是没有目的的";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颠覆了黑格尔的"历史目的论"。在心理学领域更加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心理学恰恰刚借实验研究方法,独立于哲学母体,跻身于科学大家族。此时的目的论像是令人生厌的旧朝遗老,拖累了现代心理学年轻活力的形象,需要尽可能地被因果论取而代之。

最为典型的就是弗洛伊德用心理动力理论,取代了亚里士多德追求自我完善的活力说。前者认为一切心理问题皆由童年未解决的冲突造成。坊间流传的说法——"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正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体现。在他之后,行为主义对目的论进一步赶尽杀绝,将人类的一切行为都理解为由刺激—反应—强化构成的条件反射,认为人与人的心理差异完全来自个体从小被强化的历史不同。心理动力学和行为主义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第一和第二浪潮,奠定了心理学最初的、甚至延续至今的主流基调,总体上都是强调人类被自身过去的经验所塑造和驱动。

有趣的是,认识论的发展如同钟摆,在某个方向发展到极致就产生了回归的倾向。到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的目的论借着第三浪潮——存在—人本主义,出现了回归的迹象。

1958年,作为住院医生从事临床心理工作的年轻人欧文·亚隆体验到了内心的挣扎:自己接受了完整的精神分析训练,但又不完全认同该理论对人消极被动的假设,大学期间修读的存在主义哲学总在向他招手。恰在这时,罗洛·梅的著作《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问世,向英语世界介绍了存在主义心理学。年轻的欧文·亚隆如逢甘霖,致力于将存在主义心理学融入临床实践,最终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存在心理治疗大师。

这是心理学第三浪潮中的一股涌流。第三浪潮通过彰显一个被世人忽视的事实回应了前两个浪潮:人是有自由意志和价值追求的存在,而不是过往经历的被动产物。比如,在欧文·亚隆看来,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人无法通过寻找意义感、无法利用选择的自由来超越死亡焦虑。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即是要帮助来访者寻找意义和目的,促使他认识到自己此刻的自由,鼓励他使用此刻的自由创造下一刻的意义。

"责任""选择""自由""意义"构成了存在—人本主义的标签。仅从字面上也可判断,这一流派把先前心理学家苦心赶走的目的论又请了回来。这个过程耐人寻味。当年轻的亚隆探索存在主义心理学时,"心理治疗词典中哪里有这类词条呢?……当我检索此类文献时,医学图书馆的计算机发出吃吃窃笑"。不过也正如他所言,这一取向"陌生却又似曾相识""可能冒犯了我们对现代主义的自豪感……但从另一角度看,那些最智慧、最有思想的人们已经开辟出一条悠久的道路,我们可以安心沿着这条道路回到过去"。

在存在—人本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中的自我建构理论进一步靠近目的论。该理论认为不存在客观、独立、真实的"事实",所谓"事实"是个体基于自己的体验和观察建构出来的,因此存在个体间的差异。已有大量实验表明,人的记忆并非存在保险箱里的物品那般存进和取出都是同一件。记忆会随着新体验的加入而被再加工、被改写,所以"那些记忆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因果论的基础:既然回忆可能是带着滤镜建构出来的,还谈什么它对后来的影响呢?相反,甚至可以怀疑,是现在的经历影响了回忆内容。既然如此,过去的经历不再是牢不可破的魔咒,人们可以选择用积极、有意义的方式重新理解自己的过去,更加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

这并不是盲目乐观的想象。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对"默认网络"(default network)的发现,为人的自我建构提供了解剖学证据。美国神经科学家赖希勒发现,人脑处于静息状态时,由多个脑区共同构成的默认模式会被激活。此时,大脑主要被想象性的模拟所占据,包括对过去的理解和叙事,以及对未来的预期和展望。如果大脑的默认状态是想象性的模拟,这意味着,在预测和理解人类行为方面,未来展望取向比过去驱动取向更为有效。

沿着历史的脉络,从前现代、到现代再到后现代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的认识像是在目的论和因果论之间荡秋千,或者说,是在两者间螺旋上升。不过这只是在"大颗粒度"地回顾心理学史,其实从微观上看,每一个时代都并存因果论和目的论两种声音,哪一种声音会被选择和传播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语境,无所谓谁更先进。正像阿德勒的目的论近年来才被中国的心理学爱好者关注和欣赏,人们很难想到他竟与弗洛伊德是同时代人。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特点是倡导多元并存。在对人的认识上,因果论和目的论都有各自发挥解释力的语境。它们如同阴阳两极,看似对立,实则互补而一体。

作者:

文:郭晓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图:视觉中国 编辑:任思蕴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