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越是炎热的天气,越不想吃饭,就算是吃了一点,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等情况,一些人还容易出现短时间内急速肥胖等情况。有些人认为是出现这样的症状因为肠胃功能下降造成的,因此就去检查肠胃功能,却发现肠胃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以上症状也可能是湿气重引起的,具体情况给大家说清楚。

为什么说“湿气是万病之源”?这是因为湿气和寒气一样,原本不属于人体内,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外邪”,虽然说湿气并没有寒气对身体的影响那么直接,但对健康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比如体内湿气重容易引起增加脾的代谢负担,时间一长容易出现脾虚,而脾虚会影响待正常的运化,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营养的运输和物质的代谢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增加各种疾病的出现风险,因此也就有了“湿气是万病之源”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为阴浊之邪,又系黏腻之质,其袭人也,不一而足,可称最烦。感受之始,并不多觉,及其病发,症多蔓延,如外来之湿不除,势必渐入脏腑,内生之湿未去,亦必波及经络之间。

经曰:困于湿,自如裹。湿气蒸于上,故头重。又云:湿在筋,故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又曰:湿胜则濡泄,故大便泄,大便泄故小便涩。又曰:湿从下受之,故跗肿。又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故腹胀、肉如泥;湿气入肾,肾主水,水流湿各从其类,故肾腰痛。

考丹溪曰:湿者,土之浊气。首为诸阳之会,其位高,其气清,其体虚,故聪明系焉;浊气熏蒸,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蒙之。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与经旨相同,解释亦多有可取。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诸痉强直,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属于湿。《脉经》曰:脉来滑疾,身热烦喘,胸满口燥发黄者,湿热脉洪而缓,阴阳两虚,湿热自甚,脉洪而动,湿热为痛也。

《医门法律》曰:素常气疾,湿热加之,气湿力争,故为肿也。邪气渐盛,正气渐微,阳气衰少,致邪代正,气不宣通,故四维发肿,诸阳受气于四肢也,然则今日见膝间关节肿疼全以为风治者,岂不误耶。又曰:湿至上焦而变热,其证夏月为最多,盖夏月地之湿气于上合天之热气、日之暑气结为炎蒸,人身应之,头面赤肿疮疖,业生疫邪,窃据其繇来自非一日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之病人,能窜入人身之每一组织与细胞,诚所谓无孔不入,无处不侵。

如湿伤于中,则现痞闷不舒;在经络则日晡潮热,筋骨疼痛,腰痛不能转侧,四肢痿弱酸痛;在肌肉则肿满,按肉如泥;在肢节则屈伸强硬;在隧道则重着不移;在皮肤则顽麻;在气血则倦怠;在肺为喘满咳嗽;在脾为痰涎肿胀;在肝为胁满;在肾为腰疼、阴汗;入腑则肠鸣、呕吐、淋浊,大便泄泻后重,小便秘涩黄赤;入脏则昏迷不醒,直视无声,斯皆湿之见症。

湿为长夏的主气。长夏即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阳热尚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若湿气淫胜,伤人致病,则为湿邪。湿邪为病,长夏居多,但四季均可发生。湿邪侵人所致的病证,称为外湿病证,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湿为重浊之邪,属阴,其性黏腻、停滞、弥漫,其伤人多隐缓不觉,易导致多种病变。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湿为重浊之邪,与水同类,故属阴邪。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尿少等症。清·叶桂《温热论·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侵人最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如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膈满闷;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食欲减退;湿停下焦,肾与膀胱气机不利,则小腹胀满、小便淋涩不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湿性重浊:“重”,即沉重、重着,指湿邪致病,出现以沉重感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等。若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称之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不清,指湿邪为患,易呈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的现象。如湿浊在上则面垢、眵多;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下痢脓血;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妇女白带过多;湿邪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浸淫流水等。

3、湿性黏滞:“黏”,即黏腻;“滞”,即停滞。湿邪致病,其黏腻停滞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湿病症状多表现为黏滞而不爽,如排泄物和分泌物多滞涩不畅,痢疾的大便排泄不爽,淋证的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皆为湿邪为病的常见症状。二是病程的缠绵性。因湿性黏滞,易阻气机,气不行则湿不化,其体胶着难解,故起病隐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如湿温、湿疹、湿痹(着痹)等,皆因其湿而不易速愈,或反复发作。所以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谓:“其性氤氲黏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三是易阻气机。因湿为重浊之邪,故伤人最易留滞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重浊有质之邪,类水属阴而有趋下之势,人体下部亦属阴,同类相求,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如水肿、湿疹等病以下肢较为多见,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另外,寒邪也属阴邪,同气相求,侵人也常伤及下部,如《灵枢·百病始生》说:“清(寒)湿袭虚,病起于下。”

发现体内湿气大的信号,伸伸舌头,有没湿气一看便知

你可以在每天早晨刷牙的时候,对着镜子,仔细观察舌头。看舌头主要看两部分:一是看舌体,二是看舌苔。

湿邪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过,其本质却是离不开水分太多这个特点。

通过舌体的大小,可以判断体液的多少。水分越少,舌体越瘦水分多了,舌体就会胀大起来。咱们去非洲的时候可以看看沙漠地带的人,他们很少有胖人,这就跟水分的蒸发有关系。舌头胖了、大了,但是口腔还是原来的大小,舌头就会顶上牙齿,时间长了就留下齿痕。

另外,湿多了以后舌体也可能出现裂纹,像是泡发了一样,跟咱们洗澡时间长了手上起皱一样。

再来看舌苔。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清净的,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苔达不到这个程度,出现了腻苔,那可能就预示着身体出现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腻苔是什么样呢?它就好像舌面上挂着一层刚喝完的牛奶一样,又白又厚。

像这种舌苔白厚,看起来比较滑腻的,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或体内有寒;如果舌苔黄厚而且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舌苔薄说明病只是处于初期,病位浅;舌苔厚,说明病已经逐渐侵入体内,病位较深。

那我们总结一下,看湿气在舌头的主要表现就是:舌体胖大,舌头两侧有牙齿印或舌体有裂痕,舌苔厚、发黏,就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那么除了望诊,我们还可以通过这4个信号来判断

起床后身体疲劳,四肢沉重——湿气重浊。

有的人起床后觉得特别疲劳,头上像有东西裹着一样,整个人没有精气神。

便完不爽,大便冲不干净,小便淋漓不尽。有的人清晨大便后,发现大便黏,不容易擦干净,别人用一两张纸就行,他得用三四张。而且,有可能冲一次水还冲不干净。还有人在小便时排尿不畅,有淋漓不尽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肢易水肿

《黄帝内经》中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我们收水往低处流,湿的特性跟水相似,都是往下走的,所以湿邪容易侵袭腰以下部位。

·面色淡白,精力不济,被湿邪困住了肌表的经络,肢体就会困重,懒动;如果湿邪阻于中焦就会胸脘痞闷;如果湿邪停于下焦,气化不利就会小便短涩。

想要祛湿我们就要先弄明白湿是什么?

“湿”是会意字。甲骨文左边是水,右边是两把晾着的丝,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濕”。它左边的形符说明跟水有关。右上的符号为“日”,也就是太阳,右下的表示挂在架上的丝织品。

了解到这些,湿的含义也就很容易弄清楚了。被水浸过后的丝品,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分蒸腾往上走,形成弥漫、氤氲之势,这就形成了湿。

湿的本质是水。湿从水中来,但是又与水不同。湿是弥漫在天地之间微细的水,你只能感受到它,却看不见它;而水是聚在一起的湿是有形之物。

·水和湿是可以互化的。从“湿”的造字上也能看出,水要想化成湿必须依靠阳气的作用,阳蒸水动,氤氲成湿。

湿也可以化成水,在寒凉的气温下将湿聚在一起即为水,南方很多家庭都有除湿机,这里面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降温将湿气凝聚到一起,所以除湿机里最后抽出来的都是水。

中医有很多关于病理的解释,往往就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直接或间接的取象类比。自然界中,江河湖泊之水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集在一起,形成云,最后又变成了雨落下来。

在我们人体内,水液代谢也要依靠阳气的作用。水液在体内是以“气”的形式运行的,也就是说液态的水液需要转化成气才能运行到全身,这一转化就需要阳气的温煦、气化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开了阳气的气化作用,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就无法进行,让多余的水液就会停留在体内,导致内湿。

内湿为病,多是脾胃功能受损造成的。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如果脾胃功能正常,湿邪就会通过大小便等途经排出体外;但是如果脾胃虚弱,水湿就会滞留在体内,从而形成一种诱发疾病的因素,所以除湿应该先当健脾胃。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大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面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

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一僧人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一个药方后,宣告“四臣,事成!”。

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

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 ‘四神汤’了。

健脾祛湿“四神汤

四神汤其中“四神”是指:山药、莲子、茯苓、芡实(或薏仁)。四种食材的比例是1:1:1:1,约每味15克。四神汤,以甘平为主,甘能治水,故能祛湿健脾和胃。

莲子养心安神为首功,山药以补虚为长,茯苓以去湿为长,芡实健脾祛湿。

四神汤里不但有茯苓化湿,还有芡实把湿气转化成津液,又有山药莲子补虚,且能镇水,达到安神之功,使湿气不再为害,从而整体调理身体,达到健康。

四神汤里面这四位药食同源的食材性质都非常平和,效果好,不光能祛湿,还能健脾固肾,不管你是湿热还是寒湿都能用,对大家具有普遍适用性。

四神都有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的功能,所以非常适用,怎么吃都长不胖的瘦子,还是喝口水都长肉的胖子。特别是那些消化不好,容易拉肚子,吃多少都不长肉的人,非常有用。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四种原料。

俗谚有云:“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说的就是莲子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子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神农本草经》记载:“山药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民国大医家张锡纯认为,山药即滋阴又利湿,能滑润又收涩。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且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成为无上之品。

《神农本草经》中关于茯苓的记载:“茯苓,味甘、平,一名伏菟,生太山山谷大松下。”

茯苓甘、淡,平。因其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故古人谓之为“四时神药”。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

芡实,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上品药材之一,也是一味常用的药食两用药材。它的果实很像鸡头,所以又称“鸡头米”。有“水中人参”之美称。

古药书中说它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