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届欧洲杯,瑞士淘汰了世界冠军法国;本届欧洲杯,瑞士淘汰了欧洲冠军意大利。

瑞士踢得好,意大利踢得也着实差。

小组赛意大利靠扎卡尼的绝平救命,但问题一直在:

——中场靠若日尼奥调度,但他在对西班牙一战中被爆突,右边卫迪洛伦佐同理。

——左路迪马科,右路基耶萨,但得靠中锋支持才能打开;卡拉菲奥里实际是作为一个“经常套边的自由人”来盘活进攻组织。

今天意大利没了迪马科,左路靠沙拉维;没了卡拉菲奥里,少了插上预备队;没上若日尼奥,推进只能靠巴雷拉。

攻防局促之下,全队位置感都随之消失,好像意面没了塑形器。

巴斯托尼左路支持达米安和沙拉维,曼奇尼在中路位置感不太妙;基耶萨得多次回撤来拿球,全队站位极平,动不动八个人站一条线集体前冲,丢球后集体回撤,平整绵软,搓圆按扁。

瑞士进攻时摆325,重点是左路和中路:艾比舍尔套边支持左翼巴尔加斯,里德积极走中路陪恩博洛搅和,让右路恩多耶冲刺,这个左路中路堆人的策略,就把意大利原本就稀薄的位置搅散了:

两个进球,都是左路启动。

第一个球,巴尔加斯左路找到弗鲁勒前插,直到弗卢勒拿球射门,中路的曼奇尼和法吉奥利一前一后,好像才意识到“哦这里是空的”——边路干着急,中路空荡荡。巴斯托尼在支援左边,曼奇尼这一侧一捅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半场一开始,巴尔加斯为瑞士进第二球:那球瑞士在左路来回传递,遛了意大利半天,终于压进禁区,一击穿透。那前置的搅拌,就像做奶酪火锅似的:慢火煮,慢搅拌,直到绵软的意大利融化。巴尔加斯一刀切开。

锋线缺灵性于是得堆边路;边路少人打不出纵深于是扁平拉开,拉开之后位置感疏离于是被瑞士的左路中路堆叠打出机会,一个又一个。

比起瑞士(以及奥地利)的井然有序,意大利在场上的位置感,像那种“我打个电话看看谁夏天有空来踢个球,场上位置基本靠吼,比赛中途谁家打个电话来就能叫走一个,之后大家在微信群分享自己比赛视频”的小区球队。

意大利不是不能输,但中路防守被溜达着洞穿,那还真是,很不意大利。

简直像走在阳谷县街头,听人口耳相传,“武都头被一个吃醉的汉子,一拳一记鸳鸯拐,打昏过去了!”

德国2比0丹麦:同样是二球被淘汰,丹麦比隔壁意大利硬气多了。

纳格尔斯曼今天用萨内首发打右翼,大概是忌惮丹麦的翼卫插上,想用个更纯粹的边锋代替维尔茨,震慑丹麦,来争取一些空间?

但丹麦打得进退揖让,有礼有节:右边巴积极回撤保护安德森维持宽度,霍伊别尔和埃里克森在左路挤压空间。结果是德国上半场颇为尴尬:

左路劳姆还不太敢压上,逼得穆夏拉频频回撤拿球;右路基米希推前,会被埃里克森们抢,萨内经常一脑门扎进人堆。克罗斯、安德里希和双中卫在中圈来回传,理不出个头绪。

反过来丹麦进攻时,霍伊伦经常回撤牵扯,让埃里克森维持拿球威胁;上半场最后,他俩还真组织起了漂亮反击。

甚至下半场开始后,安德森先进了球——那时比赛是丹麦喜欢的样子。

然而越位了一点点,被吹掉,失之毫厘。

也是从此开始,安德森成了比赛主角。

下半场纳格尔斯曼让两边发力,劳姆大胆推进,穆夏拉不用再回撤到半场拿球了。终于安德森手球,哈弗茨射进了点球,德国1比0。

一球领先后,局势立转。丹麦只能压出来,德国的两翼机会也就来了。然而哈弗茨除了点球之外,像个德国版因扎吉,还削了进球嗅觉;萨内玩了个华丽的马赛转身被犯规,之后倒也送出漂亮的后场边路直塞,然后自己跟进,把哈弗茨传出的转身空门球给推歪了。

但丹麦的阵地战防守依然努力压缩空间,逼到德国在前场噼里啪啦倒了几十脚,基米希也套中路了,克罗斯也换边到右路了,百般试探,撬不开,只能回传;丹麦毕竟落后,只能压出——于是施洛特贝克送出长传,直点左肋穆夏拉,反击疾走,2比0。

萨内、哈弗茨和霍伊伦:“啊?他怎么打得进单刀啊?!”

而穆夏拉左肋突击得分的那一侧,又是安德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麦努力了,策略对路(尤其是上半场体能充沛时),执行到位(除了霍伊伦的临门一脚),但德国完成了安德森的噩梦——一个进球被吹,一个手球被判点球,一个被打反击——晋级。

本场最佳,当然还是小舒梅切尔。这么一想,这可能是舒梅切尔、埃里克森和德莱尼最后的大赛?就此结束了,很是可惜。今天比赛踢着踢着,有个瞬间一闪念,想到没来的挪威,“如果哈兰德代替霍伊伦,厄德高站到丹麦中场,会发生什么事?”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只是,有些球队努力着,但总缺那么一下子;有些球星那么出色,却踢不上大赛。世事无常啊。

穆夏拉领跑本届射手榜,而且应该是迄今为止欧洲杯最佳球员。但饶是如此,大概他也无法确认,下一场自己身边是哈弗茨+萨内,还是菲尔克鲁格+维尔茨?

我有时觉得萨内似乎无法同时处理过于复杂迅速的情况,所以总让自己身陷麻烦中;但又能靠他的技艺从麻烦中脱身而出。在这个因为VAR而日益严格、难有意外的世上,他也算是足球这行当不可预测性的最好说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