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豪华文具出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写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春秋豪华文具出圈,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样写字?

几千年前的古人是怎样写字的?他们写字时都需要用到哪些文具?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千百年来,汉字及其载体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再到书写于简牍上的篆书、隶书,再到书写于纸张上的文字,文字的不同载体成为中华文明一路走来的见证者。在这其中,简牍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在造纸术发明和纸张普及前,简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我们今天使用的“连篇累牍”“韦编三绝”“杀青”“汗青”“罄竹难书”“刀笔吏”等词汇,都与简牍有关。就像我们在纸张上写字需要文具一样,想要在简牍上写字,也需要文具。这些古时的文具,也被称为书刻工具,可能比现代种类还要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7件套书刻工具,古人如何使用?

书刻工具就是古代时用来书写、契刻文字的工具。由于先秦时期中国北方气候温和,竹子和木头随处可得,相比于制作成本较高的青铜器,记录文字更为便利,因此人们会将竹木制作成竹简和木牍,用毛笔在上面写字。

在山东,就有这样一套功能齐全的春秋27件套书刻工具,这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春秋书刻工具。山东博物馆讲解员高嘉告诉记者,这组春秋时期的简牍书刻工具1978年出土于滕州薛国故城2号墓,根据墓葬的规格和地理位置,专家推测这套工具的主人是春秋时期的薛国国君。这些文具在他生前被作为实用器,死后又被放在了墓葬中作为陪葬之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书刻工具包括铜斧1件、铜锛2件、铜锯2件、铜凿4件、铜削刀7件、铜刻刀2件、铜刻针4件、铜钻2件、磨石3件。每一样不同的工具都在简牍的制作中发挥着作用。高嘉介绍,古人用竹木制作简牍,往往要经过“裁、切、烘、书写、钻孔、编”等加工环节,制作过程复杂。正如东汉王充《论衡·程材篇》中记载:“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

首先,要选取适用的竹子或木材,竹简通常选用生长期三年以上竹子为宜。其枝干挺直质地细密便于修治,且长短合适便于阅读和书写。

然后,用锛、凿、斧、锯等工具将其裁切、加工成型。再用磨石将竹木简牍的表面打磨光滑,确保书写时的顺畅。每一片加工后的狭长竹条也被称为简或牒,简的长度不同,用途也不同,比如典籍经书多用二尺四寸简书写;一尺简又被称为尺牍,因为便于运送携带,多用于书写信件。

接着,就是烘,也就是“杀青”的环节。新鲜竹子里一般有汁水,容易生虫腐坏,因此还需用火烘干水分,刮去青色表皮,以长期保存。因为炙烤竹子时会有汁液渗出,像人出汗一样,因此“杀青”也被称为“汗青”。古人以“汗青”喻史书,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使用了此说法。

一般竹简书写在竹里一面,称为“笨”,亦称蔑黄。多的时候一片能写三四十个字。在书写过程中,若有错漏,古人会用刮刀轻轻刮去字迹,重新书写。刮刀频繁使用后刀刃发钝,就用砥石(磨刀石)打磨。古时,刀和笔是标配办公用品,因此“刀笔吏”也成为古代文官的代名词。

最后,古人会用针、钻等工具将竹木简钻孔,用丝线、麻绳、牛皮绳等捆扎成册,一册简便制作完成。孔子勤奋读书,把简牍的绳子都翻断了,由此有了“韦编三绝”的故事。

在简牍里读懂中国

关于简牍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尚书·多士》的“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有研究认为,简牍的出现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商代时,已经出现了刻于甲骨上的甲骨文和铸于青铜器上的金文,但当时最流行的文字载体还是简牍。商代把史官称为“作册”,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说法。春秋到东汉末年是简牍最盛行的时期。简牍的出现,让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得已形成和传播。

简牍从一定层面影响了汉字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汉字简繁不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汉字简化成为小篆,统一了汉字书写形式。直到西汉末年,小篆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汉字中的许多象形字,比如马、豕等动物字汇,出现了竖起的形变,就与竹简的窄条形状有关。

“书于竹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记事方式,简牍中记录的公私信件、文书档案、契约、书籍抄写等种种人类活动,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比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证实了《史记·孙武吴起列传》有关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传世的记载。再比如,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睡虎地秦简,记录了秦代基层法律工作者“喜”的工作日记,包括当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和医学著作等内容,对研究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史、官吏制度、农业生产、工商业发展、文化面貌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梁雯 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