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昆曲,很多人都略有耳闻,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起源于明朝末年的苏州昆山地区,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比京剧的出现还早。
作为国粹的代表,昆曲被文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教授白先勇终生推崇。可鲜有人知,在浙江温州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永嘉昆曲。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对永嘉昆曲曾作出“南昆北昆,不如永昆”的高度评价。
/什么是永嘉昆曲?
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民间歌舞小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早期的南戏,也称之为“温州杂剧”或者“永嘉杂剧,在吸收昆山腔和海盐腔后,逐渐形成了永嘉昆曲。
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改革,在吸收北曲曲调的同时保留了其“流丽悠远、“殊为可听”的特点永嘉昆曲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流派。
永昆的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也有同牌异调和独有曲牌。演唱中不受传统联套宫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
永嘉昆剧角色最初有小生、正生、当家、花旦、大花、小花。外加鼓板和正吹即可演戏,称"八脚头"。后发展到13脚,道白多用温州方言。
嘉庆年间,永昆有秀柏、霭云等。咸丰年间,最著名的班社就是活跃在温州、台州两地之间的“同福班”,经典剧目有《奈何天》、《摘桂记》等。
随着永嘉昆曲的繁荣,产生了一系列大师级表演艺术家,如蒲门生、杨盛桃和高玉卿、杨银友等。
不幸的是,从清末到建国初,永嘉昆曲的发展却被却一再被战乱和政治运动打断,人才凋敝,难以为继,只有少部分昆曲艺术家们秉持着对艺术的热爱,艰难演出着昆曲。
既没有观众的关注,也没有传承人继承,永嘉昆曲又能坚持多久?
没有这出戏,就没有后来的永嘉昆曲。
/《张协状元》的前世今生
《张协状元》是中国宋元南戏作品。南宋时温州九山书会才人编撰,载于《永乐大典》。
剧情主要内容是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嫌弃贫女“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重新嫁给张协。
由于战乱,《张协状元》原作流落海外。1920年,叶恭绰先生游历欧洲,在伦敦街头一家小古玩店偶然发现此书,秘密购回天津。后经著名戏曲理论家钱南扬先生整理保存。
《张协状元》是研究南戏的活化石,它完整的保存了南宋戏文的面貌,如宋杂剧片段和断送的实例,以及诸宫调表演的痕迹,便于后人了解南戏的剧本结构、表现手段、角色分工、服饰化妆、乐器手具等。其中的古剧曲牌,了解南宋戏文的音乐形式提供了借鉴。
1979年,永嘉昆剧团逐步恢复建制。1999年,林媚媚凭借《琵琶记》中的蔡伯喈角色,获得了温州第七届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2000年永嘉昆剧团为参加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决定排演南戏古典剧目《张协状元》,林媚媚成了扮演张协的不二人选。
林媚媚是永昆派的老前辈,生于1941年,1957年考入温州专区首届戏剧训练班,师承杨永棠、杨银友二位艺术家。毕业后,分配到永嘉昆剧团担任小生演员。
即使是文革时期,永嘉剧团最困难的时候,没有演员,看不到前途,她也没有选择离开。她不图回报,不慕名利,艺术中获得的快乐是她最好的报酬。
林媚媚凭借着对艺术真切的热爱,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她和剧团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800多年历史的《张协状元》重登舞台,焕发熠熠光彩,赢得了台上台下一篇叫好声。
永昆版《张协状元》在舞台布景、结构上尽量复古,采用了早期南戏乡野演出之风:一面靠墙,观众能从其余三面看到舞台上的演出;舞台中间挂一张幕幔,区别前后台。舞台没有布景,甚至一般连桌椅等道具都不用。全演员的表演诱导观众进入剧情。观众可以凭借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带入一个更高更奇妙的艺术境界。
《张协状元》不出意外的荣获优秀剧目展演奖,林媚媚获优秀表演奖。
/文化瑰宝该如何传承?
虽然永嘉昆曲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但困难的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昆曲对于大众来说,有如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永昆受到曲词、唱腔的影响,需要有相关语言基础的观众才能听懂,这就给传播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演出效益的影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的演员数量减少,从而导致整个行业难以进一步发展。
表演艺术家林媚媚曾动情地说,“我们老一辈人,几百年的传承,到我们这一代不能把它丢掉。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手把手的教,再就是写。我希望下一次,在全国层面的舞台上,站的不是我,而是我们的接班人。”
2005年,浙江省领导到永嘉调研,知道永昆的困境,做了重要批示:永昆的保护应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之中。
随着批示的下达,永嘉昆剧团从全国的“六个半昆曲剧团”的“半个剧团”晋升为“第七团”。此后十年,永昆在政府的帮扶下,不仅成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期。林媚媚、王世瑶、林为林、汪世瑜、林天文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热爱传统艺术,加入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