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艺

江南文人行茶

古镇悠悠,茶香氤氲

在张堰公园里,

藏着一处茶艺爱好者

休憩的好地方

今天,就跟着小编去

这个非遗茶空间

感受一下茶文化的魅力吧!

走进张堰公园

古树环绕,小溪流水

公园深处的赤松堂内就是

茶艺(江南文人行茶)非遗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8日,茶艺(江南文人行茶)非遗馆开馆,市级非遗茶艺项目(江南文人行茶)在此正式启动运营。“落户”张堰公园的茶艺(江南文人行茶)非遗馆,将成为集文化交流、体验学习、休闲品茗于一体的“非遗茶空间”。

沉浸式体验

让非遗茶文化“触手可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江南文人行茶非遗体验馆里,有茶艺体验区、文化展示墙、品茗休憩区、文创展销区,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和感受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文化展示墙上,你可以了解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代瀹茶、清代工夫茶、江南文人行茶等茶文化历史发展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茶艺体验教室里,每一张茶桌上都整齐摆放着宋代点茶所需的茶具。江南文人行茶非遗传承人赵正龙介绍,宋代点茶是将团茶碾成细末,放入点茶盏中,再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筅击拂,使品茗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花样百出。

拨茶、赏茶、温杯热盏、投茶、出汤、敬茶……整个过程动作优雅,在行云流水间尽显文人风范。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这里体验,感受茶人风采,享受泡茶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文创展销区,还有留溪赤松茶等围绕张堰本土文化开发的原创衍生品。

探索式游览

感受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行至不远处的非遗展示馆,里面陈列着各个朝代的茶具和非遗学习教材,展示了茶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茶艺知识。

据悉,茶文化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而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江南文人行茶,是江南地区文人雅士的一种喝茶习俗,其工序繁复细巧,起源于唐宋、传承发扬于明清,如今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泡茶、喝茶的日常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遗茶艺融会了煎茶法、点茶法、瀹茶法和功夫茶法的技艺精华,又吸收了各个朝代的茶文化特点,使行茶技艺得到了大融合。传承的同时,又独创“行茶技艺六式十八法”,先后有站、坐、行、茶之礼、布具、开礼、闭礼、圆手、原点、逆行、粘指、宣碗、沉肘、垂肩、并足、温具、赏茶、入茶、润茶、锦添、敬茶、收具、谢茶等20多道操作流程,改善了行茶的方法,把行茶习俗推向了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正龙介绍,“江南文人行茶”的核心思想是“知敬行”,这同时也是茶艺的学习方法。“知”是行茶的基础,“敬”是行茶的心法,“行”是行茶的实践。“目前非遗茶文化课程教学分为成年人和青少年两类目标群体,我们主编有《茶艺与修身》《青少年茶学等级测评1-12星级考级》《知敬行教学方法》《茶会活动组织设计》等教材,旨在让非遗课程标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非遗茶艺项目“落户”张堰,不仅与张堰“历史文化名镇”的定位相契合,同时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了古镇的文化资源。赵正龙表示,张堰文化底蕴深厚,相传为西汉张良退隐之地,引众多文人名士煮茶、提墨吟诗,茶文化与张堰自然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正龙本人也是张堰人,18岁离开张堰,时隔30年又回到乡。“从前上海本地人做这行的不多,90年代我去福建当兵,在战友家里接触到茶,喜欢上就是一辈子了”,赵正龙十分感慨,“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很不容易了。”

2024年,茶艺(江南文人行茶)入选第七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茶艺(江南文人行茶)非遗馆将以茶文化为载体,除了休闲品茶外,还将积极开展茶文化培训、各类非遗体验活动,吸引少儿、学生、市民参与学习,让传统茶文化、金山非遗和张堰历史人文走出去、活起来,实现非遗馆发展和非遗传承的相互融合。

记者丨陈薇婷 杨丽 朱奕

通讯员丨顾玲丽 高凌

编辑 | 陈薇婷 杨丽

责编 | 俞萝寅 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