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铭石为景:早期至中古中国的摩崖文字》韩文彬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将摩崖文字纳入先秦至现代两千余年的书作发展史,详细讨论了东汉到盛唐的四组摩崖案例——汉中石门石刻、山东郑道昭题刻、山东北朝刻经及泰山唐代石刻,对中国文字景观的历史脉络与视觉意义做出具建设性的跨学科观察。

作者既强调书法内部的形式与技术分析,也注意关联书作内涵、尺度、媒介、布局、赞助人、书写者与其政治、文学或宗教等文化语境,重视文字的现场观看与阅读方式,同时对石刻可视性提出谨慎的审思。作者认为,仅通过文字便可改变自然世界,在人群、文字与精神领域之间建构联系的观念牢固地占据着古代中国人的内心,摩崖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中古走向巅峰。

>>内文选读:

信步攀登泰山大约需要六个小时。从地面到山顶,沿途遍布牌坊、关口、亭阁和祠庙,它们改变了这座神圣山岳的面目,使其表面遍布不朽的标志,表明了此山在中国文化地理中的重要意义。然而,最为常见和古老的人与山的互动痕迹并非建筑作品,而是作为地形一部分的巨型岩石和崖面之上雕刻的文字。这些千百年间的石刻被称作"摩崖"或"摩崖石刻",形成了庞大的书作集群。在现实情境下,造访者不只是攀登泰山,还在阅读这座山——破译着在此之前抵达这里的人们写下的痕迹,复原古代石刻辞句曾经发出的声音。

泰山只是中国无数天然面貌为书迹所改变的地点之一。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上,摩崖石刻遍布中国,并且它们像书写体系本身那样,成为中华文明的一种显著特征。从粗识文字的观者即能辨认的地点、人物和神灵名称,到引经据典的长篇礼仪祷辞,这些石刻是面向所有人的不限时间的公共展示形式。铭刻摩崖的人群包括皇帝和文化精英中的当权者,以及籍籍无名或仅在当地享有微名的人士——低级官员、佛教僧侣、朝圣者以及旅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和经济背景。

本书介绍了摩崖石刻的早期历史,横跨1-8 世纪。这一时期,汉帝国崩溃,佛教在中国崛起;非汉族入侵者征服中国北方,而后于6世纪晚期国家再度获得统一,奠定了唐代军事与文化盛世的基础。在此种历史背景下,贯穿中国近世王朝史直至现代的各种摩崖石刻类型首度出现,且以陕西和山东地区为中心。笔者把石刻理解为这一段历史的组成部分,这是关于中国人如何以文字书写为媒介,将地理构造转变为带有文学、思想和宗教意涵的山水景观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书作本身一样,风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它们产生自西蒙·沙玛所说的我们对自然原生物的"形塑认知"。在他的描述里,当从地球无差别的连续表面中划分出独立片段,并构建其面向观者的意义时,山水之景就形成了。这一过程出现在我们凝视地貌以找寻自然世界的秩序,或者通过命名使山丘、岩石、瀑布等具备身份的时候。在本书中,笔者关注了所谓的将空间转变为地方的有形而恒久的干预。用罗伯特·波格·哈里森的话说,地方"由其边界、内在的范围以及确切指示本地的‘此处’定义,它们固存于空间中,即使时间流逝也保持不变"。在哈里森看来,人类存在的标志创造了一个地点,围绕着这些标志,空间因变得有序而获得意义。这样的标志可以是一座建筑、一堆泥土,乃至一团火焰,它们在永恒的自然秩序里留下了"地球上短暂停留的人类"的记号。

生也有涯的人类留下其标记,组成了"文字的风景"——公共工程项目的石刻记录、讴歌美好德行的颂辞、诗文、神灵名号,以及献给不可见的神祇或灵魂的祷文。这些石刻表现为石作工匠的有形作品,或者语言的具象化身,二者都有待于阅读和解释,并且提出了可以面向任何一件书作的问题:谁写下了它?它属于何种文本类型?它为谁而写?为什么它以这种形式、尺寸、字体写成,而不是其他?身处山水中的石刻还促使我们提出更多疑问:为什么它写在这里?书作与选址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作者:

文:韩文彬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