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劳模纪念馆“热”延续下去

每周三、周五,沈阳市职工剧社进行8-10场沉浸式展演,让劳模从故事中“走”出来;与大学签约建立馆校联盟,将学校思政课搬到劳模馆,现已扩展到34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带上劳模事迹展板、反映劳模馆全貌的PPT以及讲解员,开展“流动劳模馆”下基层活动……据报道,2023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总工会围绕“如何让劳模馆更好发挥作用”课题,通过沉浸式展演、建立馆校联盟、走进基层等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让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火”起来。

以扎实可考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劳动模范为角色设定,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多种方式,将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劳动模范的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这正是沈阳劳模纪念馆的“出圈”秘籍。

事实上,这种年轻化的故事讲述方式并不是个例,各级工会都在主动拥抱新技术,运用新载体。

2023年9月28日,由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设计推出、《中国工人》杂志社承建的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线上展馆“工途”小程序上线,集中展示了全国总工会已经命名发布的28个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3D实景复刻技术,按照1:1比例,将党领导的百年中国工会发展史从线下展馆延伸到线上云端,实现多角度、多细节、原汁原味观看展馆展陈,目前浏览量已破2亿。

上述案例为讲好工运历史和劳模工匠故事提供了新思路、新样板,是工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新路径。

一个个劳动模范、一个个红色工运故事,既浓缩着不朽的民族精神,也体现着个体绚烂的价值追求。让红色展馆“热”延续下去,成为打卡新时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用新的“打开方式”,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中国工人》杂志记者 白原远)

来源:中国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