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安顺的名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顺碗饵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上午8时,在市府路原民政局站台后面,一位年轻的小伙会从店里抬出一屉刚刚出锅的安顺小吃摆放在店门口,随即他便打开放在桌子旁边的扩音器,开始一天的工作。

随着扩音器里那一声声悠远而又独特的声音响起,路过的市民都会买上一个来解馋。原来,这就是安顺人耳熟能详的谢老太碗饵糕

安顺碗饵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碗饵糕喽!吃凉糕喽!”听着店门口传来的叫卖声,正在店里做事的谢大兴师傅说道:“我们家做的碗饵糕选用的都是上好的贞丰红糖和安顺本地的优质大米,再经过泡米、打米浆、发酵、熬糖、过滤、搅拌、成型、上笼等工序,一直到出笼,大约三个小时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9岁的谢师傅正是谢老太的儿子,他也是从父亲那里学会的这门手艺。

“从小就看见父母做碗饵糕,起早贪黑,很是辛苦。我年轻时自己开了一家修理厂,就在我32岁那年,年老的父亲跟我说还是得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就怕自己有做不动的那天,于是我就果断关了修理厂,开始跟着父亲做碗饵糕,一做就是27年。”

提起往事,谢师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碗饵糕属于安顺名小吃,从解放前就有人做,当时安顺有个师傅做这个很有名,我父亲就是跟那位师傅学的,正是这门不起眼的手艺,养活我们一大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顺碗饵糕

软糯香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问到谢老太为何会有这独特的嗓音时,谢师傅说。

“我妈是东北人,名宋月霞,年轻时来到贵州,跟我父亲结婚后慢慢地入乡随俗,她把东北口音和安顺口音结合起来,就形成自己独特的声音,于是就有了后来这段不可复制的录音。”

尽管谢老太今年已经82岁,谢师傅说如果他遇到什么新问题,还是需要回家向母亲请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老太结婚后就开始跟着丈夫学做碗饵糕,不过她更多时候是负责销售。七八十年代的安顺城,只要老远听到那熟悉的吆喝声,人们都晓得是卖碗饵糕的来了,只见一位个头不高,手提竹篮的女子,大家都争相购买。随着竹篮上面掀开的白布,便有一股诱人的香味袭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碗饵糕也从最初的1角、5角,卖到后来的一元、两元、三元的价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我家住在西街新安路,街坊邻居都喊我母亲叫谢伯娘,后来随着年纪增大,大家才喊她谢老太。记得那会我母亲从家里提着一篮子碗饵糕出门,还没有走出西街就卖完了。”

“当年母亲一边喊一边卖,很是辛苦,有时回到家喉咙都是哑的,得休息几天才恢复过来。后来我们就做了一个手推车,再把她的声音录在扩音器里,她只晓得推起卖就行,确实轻松很多。”谢师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店里,还有两个跟着谢师傅忙活的年轻人,一个是谢师傅的儿子谢朝福,今年18岁,另外一个是谢师傅的侄儿子罗浩,今年24岁。他们一起跟着谢师傅学这门家传的手艺。

性格有些腼腆的谢朝福告诉记者,他每天5点就跟父亲来到店里,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才回家。

“我是去年才开始学的,虽然很辛苦,还是比较感兴趣。接下来我会跟着父亲好好学这门手艺,把安顺这道小吃传承下去。”谢朝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卖,有时也会跟着一起做。”性格外向的罗浩告诉记者:“我以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当同事知道碗饵糕是我家祖传的手艺时,都说不学可惜了。”

“后来舅舅租了这个门面,我就跟表弟一起帮忙,我从心里也想把这们手艺学好,把我们安顺这道名小吃传承下去。”罗浩最后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采访中,不时可见购买碗饵糕的顾客,大多是中老年人居多。

“这个店是今年5月20日开始营业的,每天大约能卖500个,为了保证质量,都是当天卖完为止。”谢师傅说。

一道美食宣传一座城,一个家族三代人传承一件事,这不仅是情怀,更是担当。

两个年轻的手艺人表示,一定要好好学这门手艺,把它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喜欢上安顺这道名小吃。

声明

以上信息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体中心

记者@武贵琼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