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开盛夏话教研

凝心聚力行致远

人能立得起,腰腿须给力。为落实学前教研“培优提质”的教研指导思想,结合湛江市学前教育教研队伍的“铁腰铜腿计划”(旨在打造教研中坚,把零散教研力量聚能使用,其中“腰”为市县两级专兼职教研员,“腿”为乡镇教研工作者),以实现教研帮扶效果最大化。2024年6月18日至20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湛江)教研帮扶活动——学前教育专场”在湛江市赤坎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视角下教研员及园所教研骨干的专业提升”为主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李英及刘洪玉教研员、彭盛斌园长、王隽枫老师等专家一行四人到湛送研指导,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林崑岗、湛江市市、县(区)两级学前教育专、兼职教研员、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老师、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代表近500人参与活动。此次活动形式多样,包含案例分享、现场研修、专题讲座、教研沙龙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集智共研 勤思笃行

6月18日下午,在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林崑岗老师致辞中拉开此次活动的序幕。她首先代表湛江市学前教育界向远道而来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和各位教研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学员们能以此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虚心请教、深入交流,不断提升湛江市学前教育的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肩负起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责任,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湛江力量。

随后,专家组兵分两路行动:彭盛斌园长和王隽枫老师前往湛江市第三幼儿园,深入研讨展示的五个项目活动,为第二天的研修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王隽枫老师还展示了语言领域活动《有趣的配音游戏》,启发了老师支架幼儿学习的新思路。

在君临小剧场,五位湛江市专、兼职教研员分别以园本研修的指导、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成果意识以及学前教育队伍建设为主题展开案例分享,引领大家扎实落地教科研工作。

(一)案例分享 共享智慧

湛江市机关第一幼儿园陈忠华副园长以《园本研修——教师的自主反思》为主题,从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核心要素,向大家介绍了园本研修的实施路径,并以《如何提高孩子晨间锻炼的参与度》为例,对如何开展平等对话,引领教师主动反思,关注反思逻辑性、把握反思角度以及引领教师看到自己,充分展现其实践性智慧,让每一位教师真正获得发展。

湛江市第三幼儿园陈婷副主任以《巧开发、慧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案例分享》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结合七步法开发“非遗+”项目,让非遗文化可触、可探、可见、可传。同时,她还介绍以“三小研修”的教研方式,结合园所场地,善于利用资源,让孩子根据需求设置运动带,使体能大循环变得立体而有趣。

项目式学习是儿童深度学习的方式之一,岭南师范学院幼儿园黄妃妹主任以《如何引领初涉项目活动的教研》为题,通过案例与大家厘清项目活动的概念、实施路径和实施策略,以孩子发现的真问题为出发点生成课程,引导幼儿持续探究、小组合作,进行深度学习。同时提出老师要有甄别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观察、学习的能力。

湛江市机关第二幼儿园黄秀妹副园长以《课题研究的成果意识》为题讲述了课题开展的实施路径,结合课题《生态学视野下湿地主题的幼儿自然教育》为例进行梳理,指出课题研究开展得是否有效,关键看课题研究“结”出了多少成果。课题研究的成果是衡量课题研究有效性的指标,也是课题研究顺利结题的重要条件。

赤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吴芝霞老师针对赤坎区学前教研队伍建设的轨迹和思考,向大家介绍了本区教研的现状。她详细描述了从园本教研到小课题,再到大课题的演进过程,以及从小组到园所,再辐射整个片区的教研发展路径,展示了如何一步步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点评引领 同频共振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刘洪玉对案例作出点评,首先肯定了学前教研员卓有成效的教研和引领,在通过平等对话教研方式引导教师做自我反思,结合资源开发和利用去加强课程建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成果意识等方面的思考,所有的课程实践和教研实践离不开每一位幼教人的努力。同时,建议大家在做好教研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初心,关注儿童立场,以儿童为本位,以幼儿的视角去预设和思考,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基地研修 锤炼队伍

6月19日上午,专家团队及湛江市、区两级专、兼职教研员约80人齐聚在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共同参与了由广东省第三批基础教育园本教研基地(湛江)提供的三个“非遗”项目活动:雷州窑陶瓷制作技艺、植物染制作技艺和拓片装裱修复技艺,以及“‘蚝’美味”食育活动和体能立体大循环等活动的现场研修。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地的孵化功能。

(一)活动展示 绽放精彩

1.挑战体能立体大循环

大班体能立体大循环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需要,以闯关的形式,老师和孩子共同搭建了一条从一楼延伸至二楼的材料丰富、立体、兼具趣味性和层次性的运动“路线”,实现“短板变特色”。“我的锻炼我做主”,幼儿把自己的锻炼任务变成的一条条运动带,长度、难度通过器械的选用与摆放把走、跑、钻、爬、跳等动作结合,挑战自我,娱乐身心,锻炼身体,同时培养了合作、坚持的体育精神和谨慎、灵活的避险能力。

2.体验项目活动

与此同时“‘蚝’美味”食育活动、“植物拓染”植物染制作技艺体验、“与‘泥’相约”雷州窑陶瓷制作技艺体验和“纸拓技艺”拓片装裱修复技艺体验等非遗项目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孩子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在项目的活动载体中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通过计划—游戏—回顾的环节,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经由认识-认知,孩子们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由此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并主动投入到宣传推广中,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1)非遗项目植物染制作技艺:植物拓染

用大自然的色彩点缀生活,孩子们借助小锤子将植物最原始、最鲜艳的颜色拓印在纱巾上,以回归自然的形式营造生活的仪式感。

(2)非遗项目雷州窑陶瓷制作技艺:与“泥”相约

孩子对泥巴百种造型感的创造在雷州窑陶瓷项目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块块陶泥在拉坯机上匀速成形,孩子将对“花果山”的认知经验物化呈现,实现故事与项目成果的有机结合。

(3)非遗项目拓片装裱修复技艺:纸拓技艺

金石传拓,一砖一瓦都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瓦当铺纸、毛巾润湿、蘸墨匀色、上纸拓印、完成晾干、拓品装饰,一幅幅富有历史印记的拓印作品在孩子们一双双灵巧的小手中跃入眼帘……

(4)食育项目活动:“蚝”美味

湛江的一张海鲜美食名片——蚝,成为了孩子们食育活动的烹饪主菜。孩子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在萌小厨里忙碌着,有的做蒜蓉炒蚝,有的做芝士烤蚝,顿时香气四溢。看着孩子们满意的笑容,就感受到食育活动、劳动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生活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满足感。

五个教研组的专、兼职教研员追随孩子们的脚步来到了各自的游戏区和工作坊,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忙碌的身影以及自信的笑脸,吸引着来访教研员和专家驻足观看和拍摄,教研员更是聚精会神地观察、采录,以便为下一环节的教研碰撞聚能聚焦。

(二)分组研修 智慧碰撞

项目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视角下的游戏活动改进”的分组研修。各小组针对亮点、问题和策略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实现了区域间的教育工作经验的交流,也促进教研员对活动观察、教研模式等思维方式的突破。

每一个声音都至关重要,每一份智慧都将汇聚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各教研小组代表结合游戏环境、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幼儿游戏水平和游戏背后的价值等方面分享了观摩的收获和结合自身在一线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与思考提出可行性建议,让本次讨论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有实践价值。

(三)专家引领 赋能前行

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幼儿园园长彭盛斌提出市三幼大班立体体能大循环有四大亮点:一是活动的设计丰富多样,符合大班幼儿年龄水平;二是巧妙利用楼梯的斜面实现了空间利用的开发与创新;三是每个体育运动项目都做了对应的保护措施,保证了孩子们使用运动器械的安全性;四是幼儿自行取放和收拾材料,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探索。活动很好地实践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教育建议。对于本次体能立体大循环活动,彭盛斌园长还从材料的设置和投放的原则与意义、教师观察与站位、家园共育的实现、运动环境的情境性创设的意义和做法、混龄体能立体大循环的尝试等五个方面为今后开展活动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刘洪玉指出,湛江市第三幼儿园充满“故事感”的环境深深吸引了她,尤其是非遗系列项目,让她感受到了湛江深厚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同时,她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一是老师眼中要有孩子,教研员眼中要有老师;二是在一日活动的时间分配中,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倾听儿童。刘洪玉老师还指出:“我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进行有深度的思考、有宽度的交流和做有温度的教育,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眼里有光,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林崑岗根据各组的研讨分享进行点拨:一是作为教研员要注重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对表达重点的精准提炼能力;二是对“非遗”项目活动要会观察。“非遗”有两个核心要素:设计与技巧,设计“非遗”活动时要从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两个方面着手,核心素养:一是设计要遵循“认识-认知-认同”这一规律;二是设计要特别重视创新,迁移是核心。关键能力:一是兴趣的点燃与持续;二是再现设计与再现技能技巧;三是创新设计与创新技巧。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专家们的见解既是对学前教育现状的精确把脉,也是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他们的智慧之光不仅启发了在座每一位区域教研工作引领者对职能的思考,引导其将思考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教育行动,推动区域间、园所间的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

三、专家赋能 指明方向

6月19日下午在君临小剧场,听取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刘洪玉、广州市儿童福利会幼儿园园长彭盛斌的专题讲座,讲座精彩纷呈,掌声不断。

首先刘洪玉老师以《全场景育人视角下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思与行》作专题讲座,其中聚焦四个方面讲述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思与行,分别为全场景育人、课程与课程资源、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反思等,通过案例“广州市场景化3+n研训工作坊”诠释了如何建立全方位课程推进机制,过程中不断抛出问题,引发现场教师的思考。同时刘老师还结合案例“一块碎玻璃”生动透彻地让大家了解到不同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她讲述到无论向内求还是向外找,幼儿园课程资源应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表达,放权赋能,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支持和回应。最后刘老师总结了幼儿园课程资源建设可能存在的误区,为现场教师拨开云雾,更明确了今后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建设。

彭盛斌园长的专题讲座《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以“找准方向,才知道路在何方”引出内容,他首先从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发展讲起,解读了体教融合的背景和幼儿阶段体教融合的重要意义。接着彭园长从操节活动、体育教育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等三种形式进行详细的讲述。通过“四有”即有趣、有序、有量、有效,来界定什么是优质的体育教学活动。其中他提到操节活动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良好的形体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彭园长还指出要“抓住体育教学的核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彭园长风趣幽默,讲座深入浅出,通过一个个深刻生动的案例分析,让现场全体老师无一不为其鼓掌、点赞,也为老师打开思路,让大家对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有了新的认识。

同时广东省第三批基础教育校(园)本教研基地调研座谈会在湛江市第八小学顺利举行,湛江市第三幼儿园谭璐欣园长作为园本教研基地的承担园负责人作了《以环境资源构建为依托的幼儿园项目式学习模式探索》的工作汇报,介绍了(园)本教研基地的建设现状与成效,教研创新路径和目前存在困难及设想,旨在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与基地幼儿园的沟通联系,促进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学研究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教研交流 聚力提升

6月20日上午,李英、刘洪玉、彭盛斌等专家与湛江市县(区)专职教研员在湛江市教育局举行的穗湛教研交流,各县市区专职教研员分别以教研体系建设和教研工作进展、经验做法,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汇报。专家组成员细心诊断、热情回应了问题,彭盛斌园长及刘洪玉教研员还把自己的教研经验与教研举措倾囊相授,并就教研工作今后如何持续互动交流做出承诺,力争使教研帮扶不因活动结束而画句号。

五、同心同行 赓续成长

本次教研帮扶活动,专家们身体力行的引领,深深触动了湛江市幼教人的教育情怀,期待未来,穗湛两地在广东省教研院的引领下,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共同推动湛江市学前教育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来源:湛江市第三幼儿园

编辑:广东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