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自古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大人物喜怒无常,容易横生祸端。

千百年来,莫不如是。有多少仁人志士含冤入狱,甚至抄家被杀,在历史中留下诸多遗憾。

明朝大将军、民族英雄袁崇焕,便是其中之一。

1630年,明朝最后的抗清英雄,令皇太极最为忌惮的明朝武将袁崇焕被押赴刑场。

当时,袁崇焕以“汉奸叛国罪”论处,被判凌迟处死。

凌迟,是古代极为严酷的一种酷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1905年4月才被彻底废除。

凌迟的整个过程,犯人要被剐3357刀才能真正死去,过程长达数小时。

袁崇焕被冤,判处凌迟,当时愚昧的百姓对朝廷的“叛国罪”深信不疑。

文献记载,在袁崇焕被行刑的当天,数以百计的百姓来到行刑现场,亲自接下了凌迟下来的血和肉,人们以“饮其血,食其肉”来发泄对袁崇焕叛国的不满。

以至于袁崇焕被行刑完,尸骨荡然无存,只留下首级在城中示众。现状之残忍、残酷,千百年来无有出其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是怎样的呢?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是怎样的呢?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广东广州府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中进士,成为福建省知县。

袁崇焕本是文官出身,却一直怀揣守家卫国的将军梦,并且对军事和边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后军事才能逐步显现,被破格留在京城入职兵部。

当时,金军虎视大明,朝廷需要有人镇守山海关。袁崇焕知道后,特意前往山海关查看了地理形势,并制定了守关方针和计划。面见圣上后,被委以重任。

袁崇焕来到关内驻守,他先是安置了辽东的失业人口,接着开始经营辽东的民生。后来在大学士孙承宗的支持下,两人整顿边防,安抚军民,效果显著。

后孙承宗被朝廷诬陷遭罢免,努尔哈赤见此机会率军进攻宁远。当时袁崇焕正镇守宁远,袁崇焕以西洋巨炮炮轰金军,金军大败,努尔哈赤损失惨重。

袁崇焕在边关屡立战功,官职也是极速提拔,被封辽东巡抚。这时大奸臣魏忠贤有所不满,派心腹一同与袁崇焕镇守边关,意欲分夺袁崇焕的兵权。

后努尔哈赤病逝,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子承父志,意气风发。在攻打完朝鲜后,分兵进攻锦州和宁远,袁崇焕誓死守卫,结果金军无功而返。

这次胜利,镇守的主将都得到了重赏。而袁崇焕在魏忠贤等人的弹劾下,只得到一点微薄的赏赐,袁崇焕心生不满,辞官回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后,明熹宗驾崩,朱由检在沉重与期待中登上了皇位。

年轻的皇帝朱由检,早已对权臣魏忠贤的嚣张跋扈深感不满,他深知国家的安危系于一人之手,因此继位后的首要任务便是整顿朝纲,除去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

朱由检果断地采取行动,将魏忠贤一举铲除,重新整顿了朝廷的秩序。

他深知边关的稳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于是决定再次启用有勇有谋的袁崇焕,让他继续镇守辽东地区。

在袁崇焕的精心经营下,辽东防线变得固若金汤,金军多次进犯都未能取得丝毫进展。

然而,好景不长,金军突然改变了战术,绕过辽东防线,直扑遵化、三屯营等城。这些城市接连被破,主将战死沙场,金军铁骑如潮水般直逼京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袁崇焕临危受命,迅速率兵驰援京城。他凭借过人的智谋和勇气,成功地解了京城之围,为挽回明朝了一线生机。

然而,由于他在战斗中的疏忽,让金军有了可乘之机,这也让皇帝朱由检心生嫌隙。

朝中大臣们开始纷纷指责袁崇焕,认为他未能尽心尽力抵抗金军,才给金军创造了入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