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我们一直知道,世界不会真的毁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在疲惫的生活中,“一起打个共鸣的响指吧”。」

最近,各个平台上兴起了一波新的群体,名为“纯恨战士”。

在“智者不入爱河”成为互联网话语正确的当下,曾经应声倒地的“纯爱战士”们,也逐渐销声匿迹。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油盐不进的“常恨哥”,带着他们浓烈的恨意,占据着互联网绝大部分声量,铺天盖地,迎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抖音短视频评论区的“纯恨”发言)

纯恨战士”是基于纯爱战士衍生的相反概念,他们的信念是:爱可能是装的,但恨绝对不是,恨门永存!纯恨战士一路走来,全是敌人没有朋友,日常就是忍气吞声,纯爱战士可能是表演型人格,但纯恨战士实打实地恨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纯恨战士”流传最广的文案)

纯爱战士应声倒地,而纯恨战士屹立不倒。通过词语的微小调整,如今的年轻人再一次为自己反转的信仰,找到了一句贴切的形容。

这样强烈的情绪对比,不禁引起我们思考:“恨”作为一种负面的情绪,为什么能在互联网大受网友推崇?我们常说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那这样的恨能否成为自由意志的开端?在大肆宣扬“恨”的今天,是否还有人在渴望“爱”?

恨的觉醒:在爱欲消亡的社会中诞生

恨,是一种冲动,一种狂澜,一种挣扎,一种无法逃脱的纠葛,一段难以言说的痛苦。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的“纯恨战士”其实早已有之。人们对荒诞世界和不可控命运的恨意早就由来已久,烙印深深镌刻,也因此成就了许多反英雄的角色。

每一次心如刀割的瞬间,都承载着对过去恩怨、仇恨情感的回溯:无法释怀的背叛,愤怒时紧握的拳头,在众人面前保持的冷静,巨大压力中的不甘与沉默,还有深夜里无声的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总结的纯恨战士如何“骂天骂地”)

每句刻骨尖锐的言辞,都透露出“纯恨战士”们对最纯粹的执着:如《史记》中司马迁壮志难酬中写下愤懑与不屈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如王尔德笔下决绝与冷酷的“恨是盲目的,爱亦然”,也如鲁迅所言决绝与反抗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网友们高呼支持《三体》中的组织ETO“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的口号,既是一句模仿波萨达斯主义的戏言,也是借此表达对现实生活破碎又过载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总结的“陀翁”恨世语录)

当我们的期待落空,当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与世界链接的渴望受挫,我们感觉到自己被伤害,就会生出“恨”这种情感来。对现代社会的恨,是一种独属于当下的现代性反思。

韩炳哲在《爱欲之死》中指出,当今社会,爱欲消亡是一种典型的当代病症。爱欲之死源于规训社会向效率社会的转变。规训社会被禁令、惩罚和“应当”所统治,而效率社会则被情态动词“能够”所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哲学家的著作《爱欲之死》)

规训社会中我们对抗的是“他者”的规则,而效率社会中,我们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剥削者成为了被剥削者自己,甚至被自由的幻想麻痹。

《漂泊的荷兰人》就是对当今疲怠社会的一个贴切的类比。传说这艘船只上的所有船员都是活死人,荷兰人号“没有航向,不能停泊靠岸,也无法保持静止”,如同脱弓飞行的离弦之箭,象征着不知疲倦、自我压抑的劳动主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锦华老师在节目中有关“效率”的发言)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没有目的,只是为满足当下的欲望,西西弗斯式的“卷“看不到尽头。而为满足欲望,我们不再拥有爱的时间和能力,转而关注的是效率。眼前的作品、商品、服务对自己到底有多少好处?我又能否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这些才是当今的年轻人真正关注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的“有用论”、互联网造成的“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的同辈压力,促使了此种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我们追求可掌控的体验,厌恶诸如强烈的波动、相左的意见、曲折的弯路、低下的效率等风险事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成果的无意义事件上视作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德华·蒙克的世界名画《呐喊》,1893年)

而互联网野生文学以话语创造为表征,以“废话”“发疯”等话语方式宣告主体存在及其心灵感受,以丧文化表达释放被压抑的主体性。爱德华·蒙克的画作《呐喊》中揭示出,“发疯文学”是以疯狂的姿态,表达在内卷与过劳时代中深受“精神内耗”折磨的人其心灵的扭曲程度。

因此,“纯恨战士”作为发疯文学的中一种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定义 ,是在远离现实尘嚣的虚拟社会中重塑青年身份的合法性,夺回自我表达、自我呈现、自我言说的权力。

于是“纯恨战士”的表达,既平等,又偏颇。平等在于他们以极端、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恨意,言辞尖锐,态度激烈,而偏颇在于他们不针对特定的个体或事物,而是进行无差别的攻击和抨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一一》中的儒学反思)

“纯恨战士”们这种对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情绪抒发,符合的并非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而是中国儒家传统的、惯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框架中展开,人面对天命不是抗争,而是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的宿命论悲剧。

恨的力量:在痛苦与挣扎中寻求自我

如果是爱的本质是自由意志的沉沦,那么恨又何尝不是呢?

不过,所谓自由意志的沉沦,有时正是我们自由意志的开始。

加速社会将每个人掷入惶恐不安的境地。当我们焦虑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命运,当我们以猜忌或关切的心态注视着他者当我们对身边的一切感到荒诞甚至愤怒,实际上就触及了“生存的紧迫性”这一存在主义的母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存在主义哲学表情包)

著名哲学家萨特曾写过一部日记体小说《恶心》,里面的主人公可以说是最典型的“纯恨战士”,不仅与世界格格不入,更与自我格格不入。《恶心》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的表达有相似之处,《狂人日记》是狂人在“发病”时期记录下的疯狂体验,《恶心》则是罗冈丹对自己独特的“恶心”体验之回溯、记录与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著作《恶心》)

罗冈丹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唯一的兴趣是自我分析,越来越对自己的研究感到厌倦,他从镜子里观察自己,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腔肠动物;可周围其他人都认为自己生活中充满了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有一天他在公园看着树根,悟到了“存在”的本质,即荒诞,由此感到了“恶心”。

罗冈丹的思考,有太多悲观主义的色调,但是伴随着他对“恶心”的感知,他也逐渐治愈自己。终于他决定不再继续自己的研究,离开这座叫布城的城市。而在此刻,他从荒诞的体验中获得了自由。《恶心》是萨特为他乐观的存在主义哲学奠定的基调,他想通过这部小说,让人们去思考存在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制作的哲学meme)

在平时,“恨”被当做一种不被欢迎的情感体验而被禁止着。但其实,恨的存在,并不等同于爱就没有立足之地;恨,也从来没有妨碍爱。作为一种情感的一体两面,感知到恨的人才有能力去爱。

当然,恨这种情感的确会在我们内心带来攻击性的冲动,会在人际之间造成冲突和伤害。

但表达“恨”就意味着勇敢承认自己受过的伤,正视这些伤痛的存在。而改变和修复创伤的开始,就是意识并承认它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媜《水问》一书中的观点)

任何一种情感都有存在的价值,而恨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识别出伤害性的关系,保护我们远离被伤害的可能;同时唤醒我们内心的力量感,关键时刻爆发出保护自我的力量。

不敢恨的人也无力去爱。或许我们大声疾呼着“恨”的本质,只是因为还在期待爱。希望明天会改变,会幸福,美好会如期而至。

而我们也并非需要将恨驱逐出我们的情感世界,而是努力管理好“恨”的力量,试图理解“恨”所表达的受挫体验,不因“恨”去伤害别人或者伤害自己。

恨的背后:在爱与恨之间寻找平衡

恨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情感,它可以与爱并存。当我们学会了原谅和接纳时,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宽广和包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不同。

因为我们一直知道,世界不会真的毁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在疲惫的生活中,“一起打个共鸣的响指吧”

正因如此,以恨之名,阐述的其实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生之向往”,我们因而能够在爱与恨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生命的不完美和多样性,也因此具备了一种独特和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对情感的共鸣)

在“纯恨战士”恨天恨地的宣言之后,他们往往会加上一句最重要的“我恨我自己”。

“我既没有愁苦到足以成为诗人,又没有冷漠到像个哲学家。但我清醒到足以成为一个废人。”齐奥朗《眼泪与圣徒》中也是如此,他通过虔诚的独白,在绝望中奋力挣扎,在眼泪中深思自己。

倘若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哲人中,遴选出一位以孤独和绝望为蓝本的大师,齐奥朗一定是其中的代表。他以一种极其刻薄的幽默感,探讨忧郁、疯狂、绝望等负面情绪以及人类存在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马尼亚哲学家齐奥朗的著作《在绝望之巅》)

齐奥朗《在绝望之巅》的《启示录》中,有这样一段话:“让理想被宣布为虚无;信仰被宣布为琐事;艺术被宣布为谎言;哲学被宣布为笑话。让一切成为高潮和反高潮。······在那最后的时刻,让人类迄今为止感受到的一切,希望、遗憾、爱、绝望和仇恨,以如此巨大的力量爆发出来,什么都不留下。难道这样的时刻不是虚无的胜利和非存在的最终神化吗?”

通过写这本书,他对这个世界发出质疑的呐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种种他作品里的母题,总其名曰虚无。齐奥朗在世界的反面生活,长久地保持在激情与虚无的分割线上,任凭众人俱向两旁跌落,而他稳稳地立定,愤怒地旁观,嫉恶如仇地表达,仿佛是从毁灭的倾向中汲取生之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超脱》中的台词)

“不被烧死最好的办法是活在火中。”米亚·科托《人鱼残足》中的这句话或许给了我们答案。

同样,永远不死的最好办法是向死而生。而承认自己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其实正是现代人所作出的“活在火中”的选择,是最小单位的英雄主义,即认清生活的真相仍旧选择热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牧师神探Grandchester》中的台词)

倘若没有“死”作为底色,“生”将是毫无意义的,这种绝对的“生”是没有生命力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生命”不是徒劳的生命,绝对精神的生命力源于“死亡的能力”,它并非只重视积极面,忽视消极面。相反,它更愿意直面消极的部分,并与消极面共存。

于是生命力便诞生于这种生与死、积极与消极兼容并蓄的张力。也因此,真正具备生命力的人或事物,也正是其身上体现出矛盾性且具备容纳和接受这种矛盾性的能力。

爱与恨也自有其张力。爱会表现为自由意志的沉沦,心甘情愿拿出一部分自我,在彼此的磨合中让步、消解;而恨也可以是自由意志的勃发,在所埋怨的现状中保存大部分自我,并使其在稳定坚守中恣意生长。两方面过程都将永无止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抛掉书本上街去》)

如果还在期待着美好发生,因爱而生的“恨”,也请保留一部分的耐心和温暖给对方。在可以目光平视的空间里,我们能看到事物完整和原初的样貌。

伸开手掌,把情感和夏天都交予自由生长的意志吧

记住人生是一首含着微笑的悲歌。就这样在沉静之中,遥遥相望,与心悦之人、景、物共沐晨色和黄昏。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

[1]贾想. “发疯”与“装疯”——从“发疯文学”看网络流行语的表演性 [J]. 创作评谭, 2023, (01): 42-46.

[2]人民文学出版社. 萨特《恶心》:重新看待我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