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

“揭开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的惊天秘密”“转动眼球并配合远近距离交替聚焦,就能降低近视度数”“蜂蜜和花粉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肽,能以毒攻毒防过敏”……根据新华社报道,近年来,一些夹杂着科学概念、专业术语的伪科普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大肆传播,收割无数流量,推销兜售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化妆品等。

(图源:王威 作/新华社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王威 作/新华社 )

说起来“头头是道”,听起来“神乎其神”,欺骗性强、迷惑性大、传播范围广。披着“科学”的外衣,打着“治疗”的幌子,没有一句话在“卖”,但句句都在“卖”。以博眼球的说法,以标新立异的方法,提出一些新方子、新思路,看似“专治不可能”,实则是为了引流圈粉、捞财变现。不过,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知识基础,被带偏恐怕是早晚的事。

仔细审视伪科普短视频,可以发现内容真假难辨、价值导向模糊、质量良莠不齐。即便如此,为什么伪科普还能大行其道?一方面,与用户的需求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普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这让不少机构嗅到了商机,于是不少科普的文章或者视频,对于人们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没有定论的科学问题、医疗卫生和饮食保健等方面问题,大打“科研标明”“专家建议”字眼,造热点、蹭热点,并配以耸人听闻的文案,夸大事实或传播失实信息,久而久之,颇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另一方面,与传播者的自身素养和导向有关。有的传播者是从流量着手,带有功利心态,处理伪科普视频,也有的传播者由于自身科学素养欠缺,在制作的过程难以甄别,以讹传讹,随意散布。当然,平台的监管机制也有关,如果默许这类不负责任的欺骗性强的内容胡说八道,挑动用户的焦虑情绪、敏感神经,而没有对此加以干预,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有责任。

科普的传播需要流量,但科普的前提是科学。科学是讲质量的,是要能经得起推敲的。互联网上有可观的流量固然欣喜,但这种流量是基于真实靠谱的科学普及,才能真正走得长远。国家卫健委前不久出台一则通知,要求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的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健全治理涉医网络直播联合处置工作机制,并明确禁止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职务身份直播带货,为医疗健康类信息的传播多了一些规范。

大的层面有了要求,更要落实在具体事上。源头上加强监管机制识别和审核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赋能靠谱的科普视频,为权威信息导流,才能让更多人看得到。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