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

近日,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旧址(来源: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87年前的南京保卫战中,有多位中国军人出自黄埔军校,他们在南京城的危急时刻,坚守在各个阵地,他们的热血洒在紫金山、光华门、雨花台……

易安华

愿效法伏波马革裹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安华,1900年生于江西宜春,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深造,次年入教导总队。1932年,易安华随部参加第一次淞沪抗战,因英勇善战,指挥有方,被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87师261旅522团上校团长。1937年淞沪会战中,易安华以战功升任第87师259旅少将旅长。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打响后,易安华奉命坚守南京光华门、通济门一带。他集合全体官兵说:“现在正是我们军人报效国家的时候,不当生还,愿效法伏波马革裹尸!”官兵们一片悲壮的吼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12月12日清晨,日军占领了距259旅指挥部不到1公里的工兵学校为前线指挥部,不间断组织火力猛攻光华门。 激战中,易安华的头部及右臂先后负伤,但他仍然沉着镇定,忍住伤痛指挥战斗。部下见他伤势严重,几次要将他抬下阵地,都被他断然拒绝。他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堂堂的中国军人,决不忍偷生而负国负民,誓与将士们同生死,与阵地共存亡”。 在最后一次冲锋中,易安华身中5弹,壮烈牺牲,年仅 37岁。

程智

腹部被日军机枪击中9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智,1907年出生,湖南醴陵人,早年读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投笔从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程智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1师151旅302团团长,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程智奉命率部撤至南京,驻守南郊及水西门一带。12月5日起,程智所在的第51师与日军多次激战,仅在江宁淳化镇即激战三昼夜,日军付出惨重代价才攻占淳化。12日拂晓,日军集中炮火轰击程智所部防守的赛公桥(今称赛虹桥),以坦克10余辆、飞机20余架掩护步兵发起进攻。此时,程智右手三根手指被打断,血流不止,副官劝他退下。但他只稍作包扎又回到阵地,并激励官兵说:“南京是我国首都,城内有我们的父母兄弟,决不能让鬼子前进一步,我们要与阵地共存亡。死在这里,死得其所!”话音才落,腹部被日军机枪击中9弹,肠断而出,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姚中英

率部与日军激战于太平门,

宁死不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姚中英,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83军第156师少将参谋长。1937年12月12日,姚中英率部与日军激战于太平门,宁死不退,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况惨烈。激战中,姚中英连毙数敌,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41岁。

陈颐鼎

指挥光华门反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颐鼎,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7师261旅旅长。1937年,他投身淞沪战役,后又退守南京保卫战。在南京保卫战中,陈颐鼎率领87师261旅坚守中山门外遗族学校、苜蓿园等一线阵地,指挥光华门反击战。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陈颐鼎幸免于难,一路辗转抵达陕西宝鸡。在此后的抗日战争中,陈颐鼎奋勇杀敌,经历了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几乎所有战役。

1940年3月,陈颐鼎担任67师少将师长。1945年10月,陈颐鼎担任第70军(辖第75师、第107师)中将军长,跨越海峡赴台湾担负日军受降接收重任。1951年5月,陈颐鼎被刘伯承指派为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军事研究员、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军事教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研究员和教员,得以回到南京。

据陈颐鼎的女儿陈家英回忆,他经常会跟孩子们讲起南京保卫战的历史,会带着子女们去中华门、光华门、燕子矶等地走走。“包括这里的弹孔是哪来的,那里炮坑的是哪来的,尤其是到了燕子矶一带时,父亲更加沉默,因为当年撤退时候的场景实在是太惨烈,如果不是当年部下伸手援助,父亲可能就牺牲了。”陈家英说道。

陈颐鼎生前曾连续多年,在12月13日全城警报声响起时,和妻子丁志凡一同来到长江边,追忆浩瀚往事,洒泪缅怀英烈。

钟崇鑫

新婚燕尔时投身抗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崇鑫,重庆荣昌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工兵大队第四中队学员,1929年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71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

1935年,钟崇鑫与妻子张淑英结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辞别母亲、妻子后,随部奔赴淞沪战场。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家……

1937年南京城被攻破前夕,钟崇鑫在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于雨花台通济门一带,年仅32岁。

朱赤

将掉出的肠子塞进身体,

用子弹带绑紧继续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赤,1900年出生,江西修水人,1925年考入黄埔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因作战勇敢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262旅少将旅长。

1937年12月11日,日军主力部队攻至南京中华门雨花台一线。朱赤面对的是臭名昭著的谷寿夫师团,他亲临第一线,与日军反复拼杀。激战中,朱赤被日军的炮弹片击中,肠子都掉出来了,流了许多血,他将肠子塞进去,用子弹带绑紧继续战斗。他的身上捆着10个弹夹,每个弹夹装着20发子弹,当时已经打掉了8个弹夹的160发子弹,直到在战壕里体力不支倒地。殉国前,他嘱咐战友将作战地图和文件全部销毁。随后,雨花台阵地失陷,朱赤同全体官兵壮烈殉国。

高致嵩

与日军反复肉搏,奋勇杀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致嵩,1899年出生,广西岭溪人,193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中校参谋等职。

1937年,南京保卫战期间,高致嵩任第88师第264旅少将旅长,负责坚守中华门、雨花台一带。12月11日的雨花台阵地,高致嵩率众奋勇反击,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 12月12日,高致嵩和全旅官兵数千人壮烈殉国。 据军事档案记载: “敌挟战车、飞机、大炮及精锐陆军不断施行猛攻,我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率部反复肉搏,奋勇冲杀,屡进屡退,血肉横飞。 下午,高致嵩阵亡,悲壮惨烈……”

南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用血泪书写的历史。谨以此文,缅怀所有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热血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李雪琦

·校 审:李 凌 赵伊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