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叫一声叔,我泪花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 冰

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曹禺戏剧文学讲师团”导师,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原总政话剧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从何时起,刘锦云就被一些人习惯性地叫成“锦云大叔”了,于是,我暗自窃喜,因为叫他“大叔”的起始者有我一个。别人为啥叫他大叔,我不清楚,但我发自内心地叫他“叔”,是有以下两个原因的。一是,我知道他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对我这个高小没毕业的小学生来说,这已经是高山仰止了,再说,他还当过县里的领导,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农民出身并能当县长的人就能一直进步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二是,他居然还能写出《狗儿爷涅槃》这样的剧本!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部作品恰好也证明了我的判断,农民出身当过县级领导+北大中文系,用一句老电影台词:八路军厉害!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用这样一种尊称,也能表达我心里对他的敬佩。

其实,我与锦云大叔交往并不多,去剧院看演出和参加各种会议前后的寒暄不算,参加话剧研讨会的活动就是我们能较多接触的机会了。那时候,我总是悄声地把几位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的老同志叫成“三王四少”,即王福麟、王永德、王志洪,还有刘锦云、郑振环、孙德民、郑邦玉。记得有一次开完会后,约好一起喝酒,我因团里有事(那时我还在总政话剧团任职)先走了,为此,锦云大叔有些不高兴。后来,又有一次开会前的聚会,我虽然赶到了,但大多数参会人员已经酒过三巡。只见锦云大叔拿起二锅头倒满一玻璃杯放在我面前,他瞪着眼睛对我说:“你小子看着办,这可是两回的!”我心领神会,这是大叔给了我一个向大家致歉的机会,那潜台词是:在座的都是你的前辈,也都当过领导,现在退下来了,就你还忙活着,你今儿早走,明儿晚来的,还不赶紧喝了……酒是下肚了,心里热辣辣的,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关爱,一种默契,一种心里的通透。

有一次和锦云大叔聊天,他问我最近写什么,有没有好本子?我说有几个故事,哪天讲给你听听。于是,约好了一天,在剧院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我给他讲了六个故事。锦云大叔说:“这六个故事都行,我只要一个,但是你得写成剧本。”我说行嘞!可这话说过去三四年了,我迟迟没有把剧本拿出来。每次见到锦云大叔时,我总有一种歉疚感,可他却从来不问。直到他退休后张和平院长问起我在写什么,有没有适合剧院演出的剧本时,锦云大叔才玩笑地说了一句:你先让他给你讲故事,能讲五六个呢!虽是玩笑话,我却听出了他的认真。于是,一年后我将写溥仪的剧本《公民》交给剧院,这是继《红白喜事》《舞台上的真故事》和《九三戏剧卡拉OK》《白鹿原》之后与北京人艺合作的第五部戏。

在锦云大叔执政期间,我们曾合作过一部并不十分成功的作品《九三戏剧卡拉OK》。记得当时林兆华导演比较喜欢这个创意,我是被叫来当总编剧的,编剧还有几个人,其中有费明。听了这个九部独幕剧演三个晚上的策划案之后,我就明确表态不同意,我认为这不是北京人艺的戏,观众来首都剧场要看的不是这种沉不下来的、拉洋片式的东西。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说的是对的,尽管当时还请出人艺的老演员演出前在前厅卖小吃,与观众照相,舞台上还请戏剧学院的学生演《茶馆》三个老头撒纸钱……但演出后,观众反响并不好。当时,我正在大连写电视剧,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林大导和锦云大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来自观众的质疑,都说因为创作时间短,剧本还不成熟……我当时心里有气,什么叫剧本不成熟?我当时就不同意上,是你们拉我来当总编剧的。现在观众说戏不好看,你们就说剧本不成熟。我连夜给林大导和锦云大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一个国家级大剧院应该具有的大家风范和包容风度,其中应该包括对剧作家的保护和对不成功剧目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从那以后,林兆华导演和锦云大叔再说起《九三戏剧卡拉OK》的不足时便改口为“项目论证不够充分”,再也不提剧本不成熟的事情了。这样一来,我反倒不好意思了,一直说还是剧本问题多一些。

回忆这些往事,无非是想品味人和剧院做戏的那些事,或者说是过去做戏的那些事。也许今天没有这些事了,不知道现在没有这些事是好还是不好,是对还是不对?但有一条应该是没错的,那就是该认真的时候还得认真!

人的认真有多种方式,锦云大叔的认真是直眉瞪眼。平常时,他总是东拉西扯,嘻嘻哈哈,十天半月你也见不着他认真一回。我见过他认真的时候就是谈剧本的时候,那一刻他一定是直眉瞪眼的。

多想让他再认真一回啊,多想让他再一次直眉瞪眼啊,多想再叫他一声叔啊……

制 作:王淦涛

一 审:许 可

二 审:莫惊涛

终 审:武丹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