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与改革开放后的得失对错时,有人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丢了信仰。”以此为六七十年代的贫困辩护,而将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的伟大成果归为平淡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论调,在思维僵化者看来,似乎充满了“正能量”。因为它将“信仰”的精神财富看得比物质财富更加重要。似乎自己站在了“视金钱如粪土”的道德至高点。
然而,站在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角度,这种将“信仰”看得比脱贫更重要的价值观,缺乏基本人性,荒谬透顶。
首先,他们忽视了物质的绝对性。将“信仰”的价值无条件地置于物质需求之上,这是主观判断,是唯心主义而非唯物主义。人的感受以物质为基石,没有物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对于那些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人而言,物质贫困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与基本尊严,解决温饱问题远比保持“信仰”更为紧迫和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他们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人的精神世界复杂多样,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或依赖于特定的“信仰”。对于一些人而言,理性思考、科学方法或是个人内在的力量同样能提供克服困难的动力,甚至于,有些人可能在逆境中通过放弃某些信仰找到新的生活动力。
再次,他们忽视了信仰的危害性。“信仰”可以指宗教、道德、理想等各方面的信念与追求,某种“信仰”对其他人或全社会的影响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例如邪教,这种信仰越坚定越有害。贫困与某些落后的信仰可能互为因果,“信仰”并不是天然无条件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他们忽视了社会的复杂性。信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模糊的,除了信仰,个人和社会发展还受到时代背景、科技水平、国际环境、自然条件等等因素影响,因此,穷是实实在在的受苦,而丢了信仰对社会的影响并不确定。
另外,还想说,对于改革开放的拥护者而言,改革开放就是我们的信仰。改革开放既丢掉了穷,也没有造成信仰的缺失,何来“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丢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