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雨季,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各类野生蘑菇生长、繁殖旺盛。因误食毒蘑菇紧急就医屡见不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的庆春院区、总部一期两大院区急诊科接连收治中毒患者。"以后,饿死我也不采野蘑菇了,真是悔死了!"望着在急诊监护室(EICU)里的妻子,龙先生懊悔不已。

在绍兴打工的龙先生夫妻来自湖南。6月29日上午,夫妻俩在绍兴郊外见到路边长了很多小蘑菇,感觉和湖南老家乡下采过的蘑菇很像。"当时我也吃不准有没有毒,能不能吃。"龙先生说,正好有本地人路过,说这个蘑菇可以吃,味道很不错,所以夫妻俩大胆采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午龙先生把采来的蘑菇烧了一碗汤。"我也常看抖音,在视频中经常看到有人吃了毒蘑菇中毒,所以我还是有点不敢吃,我老婆非常胆大,拦都没拦住非要吃,结果真出事了。"龙先生说,下午,他老婆就出现头晕、呕吐的症状,当初还以为是中暑,并没有当回事。当晚,他老婆剧烈腹痛、上吐下泻,才意识到不对,马上送到当地医院。

随后,当地医院怀疑是误食毒鹅膏菌中毒,由于病情严重建议转送至浙大一院,因为浙大一院是浙江省中毒急救防治中心及浙江省中毒救治基地,对各类中毒救治有多年的专业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1日下午,龙先生妻子被送往浙大一院就诊,浙大一院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团队接诊了龙先生的妻子,仔细查看了龙先生手机照片,经过血液和尿液的检测结果显示,确定导致中毒的是毒鹅膏菌。因为是剧毒蘑菇,陆远强主任医师团队紧急启动血浆置换治疗方案,去除病人血液中的毒素。目前,龙先生的妻子病情基本稳定,留院观察。

"每年这个季节,我们急诊科所有医生的心都是悬着的,生怕有人又乱吃野生蘑菇中毒!"急诊科副主任丁晨彦副主任医师介绍,近日浙大一院就先后收治误食毒蘑菇10人,8人是吃了自行采摘的野蘑菇,1人是网购云南"见手青",还有1人是吃了云南朋友寄送来的"见手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诊科潘建副主任医师介绍,误食毒蘑菇的患者通常要在6小时甚至24小时后,才会出现中毒的症状。中毒患者多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起初,很多潜伏期长的中毒者会误以为自己的症状与误食毒蘑菇无关,仅仅只是"肠胃炎"。在1~2天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中毒患者没有了明显症状,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称为患者 "假愈期"。毒蘑菇中毒必须在24-72小时内进行血浆置换,越早救治,生还的可能性越大。

然而,期间毒素会偷偷地破坏中毒者的肝脏,最终的结果就是肝功能衰竭。如果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中毒者很快就会器官衰竭、休克,最后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野生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来辨识非常困难。"专家介绍,就算有人真的认对无毒的蘑菇品种,但是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常常与有毒蘑菇混生,很容易沾染毒蘑菇菌丝,所以即便吃的蘑菇是无毒的品种,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作者:刘海波

文:刘海波 图:浙大一院供 编辑:蒋萍 责任编辑:蒋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