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政治家辈出,名相更是为数不少。这些人物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世人敬仰和追捧。但是,谁才是真正的"第一名相"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古代十大名相,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看看谁更有资格坐上"名相之冠"。最终会有谁脱颖而出,成为不折不扣的"第一名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篇震撼,惹人猜想

春秋时期,统一六国的梦想犹未实现,列国相互角力争雄。其中,齐国在一代名相管仲的辅佐下,崛起为五霸之首,声威远播古今。

话说管夷吾出身寒微,生于陶家之邑淄,家境贫寒。年少时,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聪颖才智,在藏书阁读之余,还虚心请教当世名师,博采众家之长。及长,名声远播,被尊为"华夷之师"。管仲原本衣着简陋,拖着草鞋在街头游说理论,偶遇齐桓公才得以受重用。

管仲被齐桓公册封为相国后,竭尽全力辅佐国君,使齐国在短短数年间便强盛起来。当时,他颁布了一系列惠民利国的政策,彻底改变了齐国的面貌。比如,他组织民众疏浚河渠,修筑水利工程,扩大了农田面积,使国家粮食产量大增;又鼓励工商贸易的发展,大兴经济建设,使国力日益强盛;同时重视扩充军备,招募精锐,强化齐国的军事实力。更有甚者,管仲亲自率军征伐,先后攻下大多数诸侯国,迫使其归附齐国,使齐国的疆土版图不断扩大。

在管仲的英明领导下,短短数载,齐国真正崛起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管仲被尊为"华夏第一相"并非虚言。不过,人生无完人,管仲也难免有一些遗憾。比如,他本有心协助齐桓公统一六国,奈何齐桓公疏于理政,沉溺于声色犬马,终令统一大业半途而废。不过,虽有遗憾,管仲仍是古今最卓越的名相之一,足以名垂青史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前五名相略施薄码

继管仲之后,位列第二的便是西汉开国功臣、名相萧何了。萧何乃山东掖县人士,祖上世代为儒,家学渊源。他自幼聪慧过人,读书굤识洞悉群书,尤精史籍兵书。年少时,萧何就已博览群书,见多识广。

及长,萧何便以才学出众著称于世。当年,刘邦领兵起义时,正值黄巾军阻断长安通路,无路可行。萧何得知此事后,欣然应邀加入刘邦麾下,为其出谋献策。

彼时,刘邦军中缺乏良将,萧何遂献计沿着南阳、襄阳一带避开黄巾军的重兵区,由曲折小道直趋长安,为刘邦引路疏通了大军的行军路线。不久,刘邦军顺利包围了关中,最终攻陷咸阳,消灭了旧朝。

建立西汉王朝后,刘邦即追谥萧何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掌管朝政。萧何不辱使命,为汉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大刀阔斧,推行一系列政策措施,奠定了新朝的稳固基础。

首先,萧何重视农业生产,采取"加籍熟地,劝课莫作"等办法,鼓励民间从事农业生产,增强国家的物资储备。其次,萧何主张"和亲万邦,无纵唯阻",坚持和亲政策,避免大规模战争,集中力量治理内政。再次,萧何推行"分户更籍,保甲连坐",加强基层管理,确保朝廷政令能够贯彻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萧何通过赐番、酗泉等措施,努力实现帝国版图的延伸与扩张,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更为人称道的是,萧何大力倡导学习,提倡注重实干,准确估计人才,任命贤能。正是凭借萧何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为西汉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过,萧何毕竟只是一介布衣,也难免人之常情。据称他垂暮之年曾得罪皇权,闯下了大祸,遭到严惩。不过关于这段因果的细节,史书上记载并不详尽,传闻很多,至于真相如何已难以查考。但不可否认的是,萧何为西汉的开国立下了赫赫功勋,实至名归的名相之列也实属理所当然。

三、奇闻轶事

1.一人三母,乳母携幼育大

在古代十大名相的排行榜中,秦朝时期的李斯可谓名声赫赫。他生于秦国中部的上党,祖籍楚国,本是寒门之辈。其生母早逝,后母又遭受父亲虐待,不得已只得将李斯托付给一名乳母抚养。这位乳母贫寒却慈祥善良,视李斯如同亲生儿子,竭尽全力将他拉拔长大。

直到多年后,李斯通过个人奋斗才得以进入秦国朝野。他先后担任过中车府令、廷尉等职,后被尊为丞相,掌管朝纲。在统一战争期间,李斯力主"攻守之策",坚决支持秦始皇采取进攻的方针,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付出了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一之后,秦始皇痛下决心推行一系列改革,力求达到"亡私奉公"的理想社会。而身为宰相的李斯正是这场变法的总理,推动了许多意义深远的制度创新。比如颁布了统一的度量衡、货币、文字等,确立了法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秦朝的统一基础。

2.白手起家,垂帘听政顾问

北宋名相王安石亦是人们熟知的政治家。王安石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熟读典籍,经学造诣颇深。仕途起步后,他先后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并在宋神宗时期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新政。

有一次,王安石在朝堂上进言时,宰相欺上无礼,竟当众羞辱王安石,令其下台。不料,宋神宗在垂帘旁暗中侧耳倾听,听后大怒,认为欺君罔上,当即免去了那名宰相的职务,另命王安石代理宰相一职,继续推行新政。

凭借宋神宗的上心作为,王安石得以安枕无忧地实行变法,废除了摄藩制和点卯等旧制,新创了青苗法、市易法、宋江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改革新政,藉此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维护了宋朝的国力。

3.猜疑谋反遭囚禁,被赦出狱染发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末期的张居正更是饱经坎坷。张居正原本是一位寒门书生,历经沧桑才得以击楫中州。及至做了宰相,他力主通过"一条鞭法"督促地方官员勤政,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令财政收入大增。可是,正当他的变法新政初见成效时,却遭到了朝野重臣的猜疑和指责。

有人诬陷张居正图谋不轨,企图谋反。明神宗一时糊涂,竟然信以为真,将张居正囚禁于大狱之中多年。直到明神宗驾崩后,新任皇帝发觉张居正并无谋反之心,才将其赦免出狱。更有甚者,还将其复任宰相一职。

重新出任宰相后,张居正并无怨言,依旧勤勉尽责。不过有一点与往日不同,那就是他每每下朝回府,必先以朱砂在肩上染上一道红巾,以示曾经被囚禁的耻辱,衷心希望今后能有所警惕,时刻谨慎,再不受株连牵连。

四、或许名列前矗真乃黄口小儿

在古代十大名相的排名中,无疑杰出的有不少。但若要论及"第一名相"的桂冠,令人意外的是,其实并非传统的那些大家喻熟的名相,而是一位在世人眼中平凡无奇的人物——汉武帝时期的丙吉。

丙吉,本是汉武帝年少时的侍从,身份卑微不过是一介黄口小儿。然而正是这位饱受人小觑的年少侍从,却在关键时刻为汉武帝出谋划策,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汉武帝志在东征匈奴,欲伐平这个多年骚扰边疆的强敌。但军中上下莫有定见,或主和或主战,左右为难。正当朝野僵持不下之际,丙吉英勇无畏,毅然上奏汉武帝,力陈征伐匈奴之利弊。

丙吉在上奏中阐述道:"匈奴骁勇善战,初期恐难攻克。但长期贸然袭扰边境,骚扰我边民,实在罪该万死!此外,匈奴驻扎在塞外草原,地广人稀,一旦力战至底,粮草必然困乏,终将自食其力。到那时,我大汉便可乘虚而入,轻而易举便可攻陷。"

丙吉满怀忠心,为国为民,语重心长,直抒胸臆,令汉武帝大喜过望。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汉武帝遂正式下令,兴师伐匈奴。果然,经过连年征战,汉军最终大破匈奴,解除了多年的边患之忧。

平定匈奴后,汉武帝对丙吉延礼重赏,册封为上卿,拜为丞相,赐号"武安侯"。从此,丙吉从一介黄口小儿跻身权臣之列,成为了汉朝史册上不可或缺的一位名相。

汉武帝在位期间,丙吉一直佐理朝政,先后推行了"和亲、边塞、奴隶"等一系列政策,保证了汉朝的国力强盛。丙吉所做的这一切,也印证了他"第一名相"的头衔并非虚名。

或许在世人看来,丙吉仅仅是一位卑微的黄口小儿,地位不逾侍从。但正是这位身份卑微、忠肝义胆的丙吉,却在关键时刻出谋划策,化解了一场危机,功不可没。如此深谋远虑,睿智过人,足以名垂青史,被世人推崇为"第一名相"也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终夜烛阑独占鳌头

在历史长河中,不乏隐形英雄的传奇。如果说丙吉只是偶然间施展了才华,那么隋炀帝的谋臣、开元盛世的缔造者魏徵则可谓是有意为之。

魏徵,出生于一个普通士人家庭,祖上世代务农为生。年幼时,他就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尤擅文章。及长,他先后担任过给事中、侍中等要职,最终被隋炀帝征召入朝为相。

就任宰相后,魏徵深明时务,力陈变法革新的紧迫性。从边防、内政到外交、军事,他对隋朝的国策上下求索,推陈出新。

在边防方面,魏徵主张采取"重农抑兵"的政策,将国家的重心转移到发展生产力上来。在内政上,他则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废除宗室制、改毡曆法、立州县制等,旨在整顿吏治,肃清昏官污吏。

在外交上,魏徵倡导以"和"为贵,缓和敌对国家的矛盾,促进睦邻友好。军事则主张裁军精兵,杜绝铤而走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在魏徵的智谋配合下,隋炀帝才得以统一中原,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不过即便功业有成,魏徵也未曾骄横自满。相反,他一心为国为民,昼夜操劳,殚精竭虑,与隋炀帝同心同德,携手开创了盛世基业。

据说当年魏徵为朝政劳心费神,日夜不分白黑,燃尽了数千炷明烛。有诗人为之留下了精彩的诗句:"皇恩海阔重牵蓥,灯烛终夜占龙尾。"盛赞魏徵的功勋卓著,宵衣旰食,默默操劳。

然而事过境迁,盛世难永。隋末年间,朝野纷争不止,朝政日渐黯淡。不过,魏徵仍然恪尽职守,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传说,他临终前对侍从说道:"朝廷多故,我已力尽矣。"言罢便长逝,谢世而去。

尽管最终隋朝没能永继基业,但魏徵毕生为国尽忠的事迹却永垂不朽。他是名副其实的名相,不仅智勇双全、尽忠职守,更是以身作则、化民成俗,实乃英雄气概之人杰。由此可见,要评判一代名相是否真正名副其实,光看成就是远远不够的,更要看其德行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