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国际数学大咖,被誉为数学皇帝的丘成桐,怒批中国教育!

他说:“数学课再这样上下去,中国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他为何会发出这样的言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成桐年少出名,27岁破解世界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3岁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38岁成为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被《纽约时报》称为“数学皇帝”。
原来丘成桐在国外的几十年里,从未放弃过对祖国的眷恋,40多年来他助推中国数学发展,不领祖国分毫薪水,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生一直在致力于培养中国数学家
丘成桐表明心迹:“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数学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科技。”然而他观察了解后却发现,我们的数学课堂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过于专注“考古”。
过于注重“考古”,就会忽视了中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他看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丘成桐指出,当前,中学教育存在“将奥数、高考当成学习数学的目标”这一误区。
他表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竞赛人才,而是真正有能力、有抱负,懂数学、懂科学的世界第一流的通才,因此要明确奥赛不是数学教育的重点。
丘成桐建议家长们,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激发兴趣。”
丘成桐说,现在很多学校强迫孩子天天做习题,太枯燥了,“填鸭式”教学模式,容易“抹杀”中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方式!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才能够稳步提升!
那么,该怎么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丘成桐教授指出,《给孩子的数学三书》或许会成为孩子们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学生思维固化的根本原因, 就是数学课堂的教育模式太过死板。
而《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就与之相反,作者刘薰宇先生把文学和数学相融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很多家长热衷的“奥赛”成绩确实曾让我们引以为傲,但深追其根本,这些“奥赛”已经规模化。在严格的组织训练下,孩子看到的只是表面的成绩与做题操作。
就好比如今的课堂上,老师讲课-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按步做题,这套流程化教学让学生不会自己思索与提出新问题。这种“推一下走一下”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还会阻碍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
“在今天这个时代,数学念得好有很多出路。家长不应太过功利,扼杀孩子的兴趣。”这是丘成桐对想学好数学孩子的忠告,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