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巾草‍‍‍‍‍‍

《玫瑰的故事》上周收官,《金庸武侠故事》系列的《铁血丹心》也在最近迎来了超点。被誉为上世纪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二的亦舒和金庸(另一位是亦舒的哥哥倪匡),在2024年的影视剧里存在感依旧超强。

流行文化总是容易过时,成书已经几十年的金庸和亦舒作品,至今仍在被不断搬上荧幕,为了贴合时下观众的口味,势必要对其进行更具当下感的改编。

“侠”没落,“人”上位‍‍‍‍‍‍‍‍‍‍‍‍

《铁血丹心》的改编在加快叙事节奏的同时,也砍掉及压缩了许多前史和支线,比如原著里金庸花了几个章节描摹的牛家村往事、郭靖在大漠和蒙古人的生活等。对于习惯了短平快叙事的当代观众来说,如此详细的背景引入可能会显得有些慢热了。但小小牛家村其实是整个南宋社会的缩影,牛家村的变迁就是南宋社会的变迁,就像金庸笔下的侠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一样。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出自梁启超,被金庸发扬光大。这句话不仅是他对侠的定义,也是他参政抱负的体现。金庸笔下的侠不仅在江湖中游走,也时常穿梭于朝堂之中,作品中各类对于历史政治现实的描写隐喻数不胜数,对于政治的热望也极其明显。

只是在当今的影视创作环境下,金庸小说里的一些家国政治元素或许已经太过敏感,更多地挖掘人物内心和情感是更安全也更讨巧的做法。《铁血丹心》即对杨康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做了比原著更丰富的描摹,他认贼作父背后的成因、其后的挣扎和抉择都有细致展现,对他和穆念慈的感情线也设置了更符合当下观众口味的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给观众提供了重新认识杨康、重新看待康慈恋的视角,再加上扮演者王弘毅、黄羿颜值不仅高,还都算是没有出演过太多作品的新面孔,在多方面给了观众新鲜感,杨康这个角色、康慈这对CP也就都赢得了不小的讨论度。

此前的大多数射雕改编都重在还原其厚重历史情怀和恢弘人物群像,《铁血丹心》更小更轻盈的切口则更容易撬动现在的年轻市场。不过另一方面,适度削弱家国,剥离政治也意味着对金庸和他所定义的侠的颠覆。

而这种颠覆的结果是,光风霁月的侠郭靖不再是观众目光的中心,可怜可悲的人杨康反而得到了观众的共情。金庸在射雕里所推崇的侠依托的宏大叙事,在这个时代已经走向没落,对更细微具体的人的刻画,或许才是当下的主流。

不要很多很多的钱,‍‍‍‍‍‍‍‍‍‍‍‍‍‍‍‍

只要很多很多的爱

亦舒最出名的作品大都创作于80年代,刚好是香港经济腾飞的时代,作品里也往往有很浓烈的对物质的迷恋感,物欲也是她小说中都市感的重要表现,而作为一个言情小说家,爱当然也是她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主题。

她笔下最出彩的女主角喜宝有句经典的话“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就要很多很多的钱。”爱和钱是她的故事里最不可或缺的存在。实际上,亦舒作品里的女主角最后可以没有爱,但总会有一大笔钱。亦舒说“做人最要紧是姿态要好看”,钱可以让人姿态好看,爱不爱的反而没那么要紧。

她喜欢在作品里描写各种奢侈品,不厌其烦地叙述女主们在人生某个阶段对于华服美饰、豪车大屋等等蓬勃的购买欲,以及在之后的人生阶段里由这些物质堆砌出来的品味。但比郭敬明式报菜名罗列奢侈品牌的描写还是要克制一些,即使拜金也是“老钱风”。

小说《玫瑰的故事》比《喜宝》的物欲隐蔽得多,但依然处处透露着金钱滋养的痕迹。她不像喜宝一样出身贫困,玫瑰是富家女,哥哥也事业有成,从小就千娇百宠,没有体会过物质匮乏滋味的她,貌似不像喜宝那样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所以嫁给方协文当了十年普通家庭主妇。但亦舒在玫瑰和方离婚之后,才用“绽放的玫瑰”来形容她,显然没有钱的玫瑰是盛开不了的。

之后,玫瑰的母亲去世后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成为了富婆,后来嫁给了更有钱的老爵士,她一生也从未正经工作过,对工作的态度是厌弃的,除了和方协文生活的那十年,她的生活浮华的令普通人难以想象。

而剧版玫瑰出身书香世家,不仅有自己的事业,离婚的导火索也正是因为方协文不让她外出工作,原作中继承大笔遗产、嫁给有钱老男人的设定更是被全数删去,玫瑰从不事生产的富家女变成了有自己事业的中产独立女性,贴地得多,并且剧版要多次强调她不在意金钱,更在意精神世界,进一步淡化金钱感,虽然这样不食人间烟火也未尝不是走向了另一种悬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欲的设定被砍掉后,剧版《玫瑰的故事》就不怎么像亦舒的故事。当然,不像亦舒也并非《玫瑰的故事》自己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亦舒IP改编最后都不像亦舒。亦舒作品出名除了她那些金句,更主要的是因为诞生于香港剧变时期的亦舒女郎们形象鲜明,个性前卫。但一旦影视化,考虑到更普遍的受众群,她们的形象总是需要变得更温和一些,一旦温和,那亦舒女郎和其他都市剧女郎的形象差异化也就消失了。

情绪永不过时‍‍‍‍‍‍‍‍‍‍‍‍‍‍‍‍‍

金庸、亦舒作品里固然有因为时代因素而不宜被呈现、或者在如今看来已经过时的东西,但是离成书过去数十年,改编依旧能有不俗热度,或许是因为拿捏住了大众情绪。

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看故事最主要就是图个情绪价值,而能成为流行文学、通俗经典的,必定是情绪价值给到位了。

金庸极其会拿捏爽点和虐点。论爽,金庸的男主角总是能阴差阳错获得武功秘籍或被绝世高手收为弟子,一路升级打怪变成一代大侠,也总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大美女垂青,论虐,金庸笔下催泪虐心唏嘘黯然的名场面名情节数不胜数,“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载,就只一个阿朱”,塞上牛羊空许约不知道让多少读者泪目。《铁血丹心》的改编也是强化了杨康这一人物的悲剧性,以及康慈恋的虐心程度,刺激观众情绪。

亦舒的小说也爽。她的女主角没有武功,天生美貌就是她们横行世间的杀器,靠着美貌,她们颠倒众生,俘虏爱情。即使故事的最后在爱情里黯然,那也不怕,反正亦舒会让她们得到一大笔钱,也因此不怎么虐。

亦舒作品改编里热度最高的《我的前半生》,虽然绝大多数情节已经和原作毫无关系,但“女主被出轨离婚后得到比前夫更好的男人真爱,还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这个逆袭叙事的大结构没变,爽点足够,实际上最近大火的《墨雨云间》也是走的这个路子,只不过女主的遭遇是比丈夫出轨离婚更惨痛的被活埋。

《玫瑰的故事》缺乏这样的爽点设置。玫瑰是毫无疑问的人类高质量女性,聪明漂亮,父母疼哥哥宠,只是故事线设定她要在一段段爱情里吃苦,虽然她在谈恋爱的同时也得到了成长,但是起点实在太高,后面的体验派人生就显得有些高开低走,不够“燃”。好在刘亦菲实在美丽,剧情不够爽不够有话题度的地方,她的美貌可以补足,这也是一个刺激观众情绪的好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此之后的古早经典IP改编,如果没有刘亦菲这样的演员,又将怎样挖空心思调动观众情绪?也是个值得长久观察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