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一山

1923年,北京大学一名不满22岁的三年级学生,凭一己之力完成中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新式清代通史,突破了以往通史编著由政府组织完成的惯例。这个年轻人叫做萧一山。洋洋四百余万言的《清代通史》出版后,奠定了他在近代史学上的地位,为自己赢得“清史研究第一人”称号。

萧一山原名桂森,号非宇,字一山,1902年5月7日出生于江苏铜山(今徐州市)。中学时,他读到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所著之《清朝全史》后颇多感慨,认为中国史反出自外人之手,而国人不自研究,引为奇辱。此后遂“埋头致力,发奋著《清代通史》”。

作为一个民族主义史学家,他认为“天地会”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开山鼻祖,且推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年轻的萧一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萧一山

萧一山曾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校任职任教,与孟森并称为“中国清史研究的两大奠基者”,又与简又文、郭廷以并称“当代著名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

1948年冬,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携眷赴台。1978年7月4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值其忌辰,如去摘录其往事点滴,以志纪念。

1943年,李宗仁任汉中行营主任时,和执教西大的萧一山认识。李宗仁因萧一山鄙视蒋介石,而引为知己。后来,萧一山将故都的知名教授学者介绍给李宗仁,并在中南海建立“教授双周座谈会”。

李宗仁是一位颇具心胸的人物,对学者们无不竭诚接待。如北大胡适之、清华甘介侯等,都是李宗仁的座上常客。随后,李宗仁敦请萧一山任北平行辕秘书长,萧欣然拜命。

1946年初,在李宗仁的授意下,萧一山在北平创办了一份对开大报《经世日报》。由李宗仁担任报社董事长,萧一山任报社社长。

1960年,萧一山到美讲学时,李宗仁已居美有年。因为外传李宗仁有回大陆定居之意,美、台方面便对李氏加强监视,当时李宗仁住宅亲友却步、门可罗雀。

右二为萧一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二为萧一山

但萧一山不顾环境险恶与外界阻挠,走访了李宗仁,使李宗仁感觉“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后来,李宗仁回到大陆、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和一山是终身的朋友。”

他与学生黄现璠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值得称道。黄现璠比萧一山大三岁,但上学较晚,192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萧一山已在该校兼课、成了黄的老师。

黄现璠家庭困难,需要课余时间谋职助学,萧一山创办的“北平文史政治学院”就聘用黄现璠为老师、在该学院干了三年。萧一山创办《经世半月刊》、《经世丛书》时,也都邀请黄现璠投稿。

后来,萧一山被学人誉为“清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黄现璠则被称为“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和“壮史研究第一人”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