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冬季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事实上,夏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并不少于冬季。

01

突发心梗,第一时间抢救

患者祝先生今年50岁,几天前的凌晨,他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被紧急送往衢州二院急诊科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复查,祝先生心电图恢复正常,转入重症医学科做进一步治疗,目前已出院回家休养。

心电图报告提示,患者广泛前壁+右室心肌梗死,必须马上做介入手术疏通被堵塞的血管。

经过一些列抢救,术后复查,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转入重症医学科做进一步治疗,目前已顺利出院。

02

急性心梗夏季也高发

“炎热的夏季,容易因气压偏低,天气闷热,空气中含氧量下降,使心脏供血、供氧不足,血管扩张以改善供血,加上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主任巫莹钢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十分凶险,它不仅在冬季高发,而且夏季也同样高发。有时还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可能前一秒还“云淡风轻”,后一秒就会“山崩地裂”。

巫莹钢提到,夏季还有一种“吃出来的心梗”。有些人为了防暑降温,会食用冷粥、冷饮、冰西瓜、冰啤酒等,这样的吃法虽然口感舒适了,但可能会殃及心脑,尤其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大量摄入冰冻饮食,有可能遭遇心肌梗死带来的“灭顶之灾”。

巫莹钢提醒,以下几类人群应引起重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肥胖、高龄、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人,都是心梗高危人群;夏季气温炎热,新陈代谢旺盛,青年人在夏季出汗较多容易大量脱水,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喜食冷饮,贪凉,由此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既往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人,工作压力大、熬夜的人群,也易发生心肌梗死。

“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时出现异常胸痛,休息后可缓解,可能是心梗前兆,一定要高度警惕;本身罹患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近期发现胸闷或胸痛发作的次数异常增多,且症状越来越严重,不易缓解,需要警惕可能是心梗来袭。”巫莹钢特别提醒,本身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或是没有活动时也憋气、呼吸困难,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肌缺血所致;熬夜后出现异常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也需要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发出的求救信号;心脏病患者出现晕厥,是由于心跳过慢或过快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一旦发现要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夏季防心梗该注意以下几件事

高温天胸闷不要拖

持续高温的天气,使人常有闷得透不过气的感觉,急性心梗约有三至四成的患者会在发病前3~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如果感觉胸闷,不能大意,尤其是老年人,要及时就诊。

室内外温差最好别超过8℃

心血管病人尤其要警惕高温及室内外的大温差,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8℃。

进出空调房先在门口站一会

如果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凉爽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外出,可以先敞开房门,在门口站一会,给身体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心脏有个适应的过程,避免血管受过度冷热刺激而引发痉挛。

及时补水降低血液黏度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血黏度增加、流速减慢,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诱发心绞痛、心梗和脑卒中等。除了白天正常喝水,在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觉前喝两口温水也是好习惯。

不要大量进食冰冷食物

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有冠心病夏季少冲凉

夏季天气炎热,但冠心病患者最好不要洗凉水澡,寒冷刺激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甚至会导致心绞痛或心梗。

远离嘈杂稳住情绪

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天气闷热、人多嘈杂,使人容易烦躁,而情绪激动失控、紧张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注意保持愉悦健康的心态。当环境气温达到32℃时,老年人要减少体力活动,避免不必要外出,尤其要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

坚持服药别随意停药

有心脑血管疾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有的人看夏天天热了,吃得清淡了,血压血脂跟着正常了,认为就可以停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降压降脂药物,同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或保护血管内膜的作用。

来源:衢州晚报、健康吉林12320

记者:腊莎

通讯员:姜丽

编辑:翁倩倩

一审:祝金林

二审:王维龙

三审:姚宏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