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乘风破浪开新局

今年以来,恩施市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立足“转理念、转模式、转作风”,贯彻落实《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2024年版)》对审判工作的具体要求,以管理促发展,着力促进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截止6月底,恩施市法院上诉率同比下降29.12%,一审裁判被改判率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一审裁判被发回重审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审限内结案率同期上升11.05%,平均结案时间同比减少8.56天,上诉案件移送时长同期减少18.75天,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保持为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方案

抓实“审执质效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围绕年初制定的《关于开展“审执质效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院开展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数据大会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案件质量评比评查、“精品案件、优秀文书、典型案例”评选培育,推进各项质效全面提升。

两项机制

落实院庭长“阅核”工作机制

围绕《恩施市人民法院院庭长阅核案件暂行办法》,压紧压实院庭长监管职责,从立案、审判、执行三个方面对案件进行阅核,通过监督纠偏差、解难题、强弱项,着力提升案件质量。

落实审判质效考核实施细则

围绕《冲刺“半年红”审判质效考核实施细则》,坚持正向激励与严肃惩戒相结合,发挥审判质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设定审限内结案率、调解率、平均结案时间、执行完毕率为主要考核指标,以上诉率、一审裁判被改判率、一审裁判被发回重审率、执行到位率、首执案件终本率为辅助考核指标,推进各项指标值优化。

三个关键

抓好审执数据动态监测这个关键

定期开展数据分析研判会商,及时发现审判工作短板和问题,找准制约审判工作提质增效的堵点难点,每周、每月、每季度对全院、团队及个人的审执数据进行汇总通报,问题具体到庭室和个人,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为全院审判执行质量提升提供科学的“体检表”和有力抓手。

抓好流程节点管控这个关键

从严落实审限审批制度,对延长审限、扣除审限、中止诉讼等审限变更的,按规定进行审批。建立健全审限预警跟踪监督机制,通过实时查询跟踪、临近审限预警、点对点督办等方式,坚决避免案件超审限现象的发生,有效缩短办案时长,提升办案效率。

抓好长期未结案件清理这个关键

自去年11月长期未结案件清零以来,市法院发挥审判委员会、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优势,充分运用法答网和类案检索,强化积案清理指导,建立临近6个月案件预警督办机制,对关键节点进行提示,保持长期未结案件清零状态。

四源治理

做实诉源治理

坚持办理与治理并重,紧盯“源”的核心,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强化非诉挺前,做实多元解纷,健全“分调裁审”,实质性减少案件数。2024年以来,市法院诉讼新收案数减少1721件,同比下降23.64%。

夯实案源治理

坚持审判与管理齐抓,在减少“案中案”“案生案”上下功夫,最大限度为纠纷“画句号”;强调质量优先,实现审判质效提升;在调解时充分顾及后续可能出现的执行问题,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打下扎实基础。今年以来,市法院案件比从1:1.64下降到1:1.55,全院新收案数减少3469件,案源治理取得较大成效。

压实执源治理

出台《“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实施办法》,通过深化执源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数量,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着力打造执行事务中心,推进执行事务一站式、集约化办理,促进执行事务提档加速,有效促进自动履行。截止6月底,市法院执行收案3648件,同比去年同期减少2041件,降幅35.88%。

落实访源治理

坚持预防和化解同力,建立健全判后答疑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机制,不断完善信访风险评估预防机制,促进矛盾化解;及时对立案、审判、执行工作提出有针对性、预见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促进信访源头改善。

五项争优创先

加强“精品案件、优秀文书、优秀庭审、典型案例、获奖论文”评选培育,凝心聚力、精雕细琢,掀起比先争优、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潮。

一是组建培育工作专班;二是精准识别案件资源。将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等纳入审判委员会和各业务部门必学内容,着力提升案例线索发现能力;三是夯实案件审理基础。对纳入精品培育视野的案件,由院庭长指定业务骨干力量组成合议庭审理,必要时由院庭长作为承办人直接审理。严格落实专业法官会、审判委员会研讨机制,确保案件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四是认真仔细打磨文书。对纳入重点打造的案件,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尤其是对具有案例价值的重点部分充分论证,为提炼裁判规则夯实基础。

来源 | 审管办

编辑 | 侯若曦

审核 | 冉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