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庆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人民网重庆频道特别推出《重庆中小学百名书记话党建》特别报道,聚力抓学习、强堡垒、创品牌、育新人,促进中小学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努力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行成长计划,引领教师成才;实行满分管理,促进评价改革;强化校本教研,助推质量提升;做实常规教研,优化教研内容;丰富教研形式,提升教研效果……近日,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党总支书记钟长余在署名文章《夯实常规 互学共研 行稳致远》中谈到,学校全体师生坚持党建统领,聚焦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打造优质课堂,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夯实常规 互学共研 行稳致远

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党总支书记 钟长余

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是一所三峡移民整体迁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全体师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打造优质课堂为抓手,苦练内功,互学共研,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行成长计划

引领教师成才

教师启航计划。学校聘请区内外教研机构的学科专家和优质学校的一线名师为启航计划的导师,对本校相对成熟、积极上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参加竞赛、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培养方式,使之成长为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师。

青蓝工程计划。根据学科特点,由拥有相对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主要围绕教育教学在备课、课堂常规、研究课、教学研究、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组建校内学科名师工作坊,选拔优秀学科骨干教师担任负责人,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

互帮小组计划。由同年级或同学科组内的年轻教师组成,由教学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担任组长,负责小组内日常教学教研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开展同课异构展示。

教师双养计划。“双养计划”指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浩然正气。一方面,邀请专家、学校领导开展论坛交流,聚焦教师能力和作风建设,搭建学校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传播正能量,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教师讲述“身边的好老师”优秀事迹,展示教师精神昂扬、精益求精、学识扎实、爱生爱教的新时代教师形象,不忘初心,做“四有”好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2023年秋期双养计划第二期。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供图

实行满分管理

促进评价改革

“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每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都不可能同样优秀,但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必须破除“唯分数论”,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学校结合实际推出“满分管理法”。只要孩子经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都视为“满分”,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成功的体验。

个性成长。学校将打破横向比较评价的传统范式,纵向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通过评价为每个孩子的潜能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每月填写“阳光成长档案”,由学生评、教师评、家长评,并在校外的专栏公布展示各班推选出的榜样学生。通过每学期的“学生阳光成长卡”,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业表现、活动参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情况,持续激发学生个性成长。

科学应用。倡导看班级学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重点关注班级学困生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关注个别优生,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结果,为每位学生既全面发展又有个性发展提供支撑。

特长发展。结合学校特色项目和师资力量,对在书法、泥塑、航模、机器人、创客、篮球、田径、音乐、美术等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辅导,提供特长发展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强化校本教研

助推质量提升

抓细集体备课,深化主题教研。学校建立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组,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主题、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要达到五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设计、统一课堂检测。

集思广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每期学科组确定一个大的主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突出解决教学热点、难点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一体化教研,扎实提升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做实常规教研

优化教研内容

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学校“同课异构”的课例教研活动流程一般为:教研组商定出相同的教学(教研)主题(内容),每个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师集体听课、评课。除同一年级之间的“同课异构”外,还可以举行青蓝程师、师徒“同课异构”,同一主题的“异课同构”和新课标下的创新型研讨课等研究活动。

坚持问题导向。校本教研的重点和关键放在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根据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收集汇总后加以比较来确定研究专题,发布问题清单,先由教师查找相关资料思考解决办法,然后确定适当时间进行专题研讨。在研讨活动中,教研组成员围绕专题充分发表专业见解,畅谈自己的看法,对有价值的或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反思。

丰富教研形式

提升教研效果

引入校外优质教研资源。引进上海市教科院和新纪元教育集团优质资源,增挂“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涪友谊学校科研实践基地”牌子,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同步开展活动;邀请学科顾问专家深入学校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研。以此助力学校做好九年一贯制小初衔接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效果明显。

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学校通过线上线下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教学、专题讲座;选择有发展潜力、有上进心的教师,每期20位左右到沿海城市卓越学校跟岗学习;通过“云教研”与名校开展联合校际教研。

开展立体教研活动。学校开展年级贯通、滚动联动的立体教研,横向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学科联合教研,各科教师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进度,有效做到学科交叉融合、全学科育人。纵向打通年级限制,每期开展一次小初语文、数学、英语“大教研”活动,在不同教师的分享、合作中产生思想碰撞,将学生九年一贯制培养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英语组内教研会。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供图

开展衔接教育。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体制中,提前思考了幼小衔接、小初衔接。选择真正有水平、有能力、有爱心,懂得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不同规律、不同特点的教师去担任任课教师,最大程度在衔接阶段保持学生学习过程的一致性,陪伴学生完成过渡。

开设班主任德育教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牵头涪陵区内学校组成联盟,举办联盟论坛,中小学班主任一起研讨班级管理工作。通过班主任工作论坛、德育主题沙龙等活动助推班主任能力提升。

此外,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还通过数字化赋能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率先在全区引进AI课堂观察系统,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程采集实录,AI数据全面分析,清晰、客观评定学生、老师、课堂三个视角的教学常用语言行为、师生互动、教学组织等环节。要求教师课后回看视频和报告分析,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教师能力再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