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这个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北宋知名大臣,他一生清廉正直,为民伸冤,铁面无私的品质赢得了后世无数赞誉。然而,就连如此威严正直的包拯,也难免在年届花甲之年时流下感伤的泪水。当他在六十大寿的时候,看着亲朋好友纷至沓来时,内心不免感叹自己年老无子,家族根脉将就此断绝。就在他悲从中来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瞬间喜出望外。而这个消息又会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包拯贤臣一生,功德无量

自幼便饱读诗书的包拯,出身于合肥庐州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包滋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却十分看重子女的教育,严格要求包拯勤学苦读。包拯勤恳好学,日夜恪读经书典籍,儒雅谦逊的品行也让他备受同窗好友的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长大的包拯,在二十三岁那年高中了进士。凭借过人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很快便在朝中任职,从一介御史小吏一路高升,直至锻铸到龙图阁直学士这般显贵之位。包拯对文墨自有一番造诣,加之为官刚正不阿,自是赢得了上位者的赏识。

就这般,包拯渐入佳境,一路高升快捷,最终被授予了御史中丞的重要职务。这其中自是包拯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能使然,但也离不开当时宋仁宗英明施政的贤明之举。

御史中丞一职,权力之大,责任也是沉重。许多案件大小,无不经过包拯的手加以批阅。对于一些疑案曲案,包拯更是殚精竭虑,旦复夕复加以推敲,决不草草了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这就是当世盛赞包拯的原因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为官一生,敢于伸张正义,秉持公平正直的品格判案,使得不少冤案伸张皆平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狸猫换太子"和"铡美案"等。无不彰显出包拯这位宰相刚正不阿,视民如赤子的高尚情操。

二、妻子董氏贤惠,儿孙陆续离世

包拯乃一生操守坚贞之人,廉洁自持,品德高尚。他择偶之时,自然也是青目择明珠,娶了一位才德兼备的董氏为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氏出身名门,家学渊源,读书明理。她不仅有过硬的文化修养,还极有家教,持家有道,贤良淑德。董氏这等贤惠妻室,正是包拯这位朝中要员的上佳配偶。

两人新婚不久,便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惜孩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包拯董氏二人备尝锥心之痛。此后数年,他们一直没有子嗣,家中只有一室空荡。

直到包拯三十余岁那年,董氏终于生下一子,举家欢欣鼓舞,喜气洋洋。他们给这个期盼已久的孩子起名包繶。包拯深爱着这个独子,加之妻子董氏的教育有方,包繶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命运终是无常,就在包繶年近二十那年,一场大病将他夺走,包拯董氏二人再度遭受重创。好在包繶在世时已经有了一子,也就是包拯的孙儿包文辅。

包文辅自幼便颖悟过人,令包拯十分喜爱。他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包文辅身上,望子成龙,希冀包文辅能够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像自己一样位极人臣。

可命运终是捉弄人的,就在包文辅才二十来岁的时候,一场意外夺去了他的生命。先是包繶,继而是包文辅,包拯董氏二人的心在这一次次的打击之下几近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向淳朴善良的董氏,在痛失爱子与孙儿之后,也开始变得暴躁易怒起来。包拯虽然做事一向理智冷静,但对于妻儿离世之痛,他也是自己扪心自问。

三、年过六旬,感叹无后

时光飞逝,转眼间包拯已年过六旬。虽然他一生为官清正廉明,赢得盛名,但在家庭生活方面,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年是包拯六十大寿的日子,远近亲朋好友纷至沓来,祝贺包大人高寿。包拯坐在上座,虽然面上挂着喜容,但内心深处却是五味杂陈。

看着家中亲眷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为他庆祝寿诞,包拯却无比感慨。他终究是高龄无嗣,这把岁月的滋味也让他尝了个彻底。

往事如同走马灯般在包拯脑海中闪现,从小他就被父亲谆谆教导要振兴家族,将宗祠香火永续传下去。可是如今他年逾花甲,却只剩下个女儿和董氏相依为命,根基已经断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往日那些兴高采烈的时光,包文辅那聪慧过人的神态仿佛就在眼前。可惜命运无情,他的这位孙儿早已长逝,连同自己的期望也一同消失在了人世间。

就在包拯悲从中来之际,忽然间一个身影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原来是他最疼爱的那个孙媳妇崔氏,手捧着一件包裹小心翼翼地走来。

崔氏乃是包文辅的妻子,两人自幼凭心而合,可惜婚姻维系不久包文辅便香消玉殒。如今包拯对于崔氏这个疼爱的孙媳,也是怀有一种别样的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氏缓缓走到包拯跟前,突然间双膝一软,竟是跪了下来。包拯大惑不解,连忙将崔氏扶起,问她做何如此大无礼之举。

崔氏却神情诚恳地说道:"恕妾冒昧,实在是有一件大事,必须当面向您禀告。"包拯心中虽疑惑重重,但对于崔氏这等亲眷,也只好点头允许。

四、意外所获,另有私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氏跪在包拯面前,双手紧紧捧着那件包裹,面露难色。她斟酌了一下开腔道:"老君家眷属狭,妾实在是瞒骗不住了。其实,老君您另有一子。"

包拯闻言大惊,他定睛一看那包裹,只见其中微微有动静,像是有个活物在里面。包拯心中了然,这包裹之中莫非就是崔氏口中所说的私生子?

包拯连忙问明来龙去脉,原来这事还得从包文辅生前说起。当年包文辅贪杯陷酒,常在酒楼花街游荡,与一些歌妓狎昵不清。最终他竟同一名歌女有了一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后来被崔氏得知,她极为愤怒,将那私生子扔到了一处僻静的池塘边。崔氏以为那孩子必定会死去,却不料他居然被宫里一名妇人所救。

那妇人救下孩子后又害怕遭到迫害,只好将孩子藏了起来,暗中抚养。一晃几年过去,那妇人年纪渐长,实在是瞒骗不住了,只好将实情告知给崔氏。

崔氏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无比惭愧。她本来就是寡妇,如今连包拯唯一的男丁香火也被她亲手扼杀了。为了弥补过错,她只有主动将孩子献于包拯,让他重新得到一个可以香火相传的子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听完崔氏的叩陈,顿时百感交集。当年因女儿及孙媳包氏皆无子嗣,他不免感叹香火将要断绝。如今竟然在年届花甲之际,意外收获了一个私生孙儿,他的心中自是喜出望外。

包拯将那包裹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裹着一个聪睿伶俐的男孩。孩子一双明眸炯炯有神,模样确实与包氏有几分相似。包拯将孩子抱起,虽然出身不同,但他已然把这个男孩视作了自己的亲骨肉。

五、晚年遗珠满怀,长幼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将那私生孙儿抱在怀中,喜不自胜。虽然这个孩子出身不同,但他是包家香火得以传承下去的希望所在。包拯对他恨铁不入地疼爱有加。

包拯将这个私生孙儿取名为包衍,希望他能衍绪宗香,续写家族芳华。包衍自小便颖悟非凡,包拯亲自执教,将他教导有方。

包衍的存在,让包家陡然间从无子嗣的境地走向了兴旺发达的局面。包拯的女儿包氏以及孙媳崔氏,也都将包衍视作亲骨肉般疼爱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拯在世时,对待包衍和其他子嗣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并无嫌隙。他教导包衍要孝顺长辈,勤学笃志,将来也像他一样为官一任,造福人民群众。

包衍自小便深受包拯的影响,对于读书和为官这条路也是向往有加。他日夜刻苦励学,并没有因为身世的缘故而自卑或者骄纵放荡。

转眼间,包拯已是耄耋之年,包衍也已长成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这年是包拯七十大寿,看到长幼有序,后嗣可望,他的心中是说不出的欣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朋好友再度来到包家,为包拯祝贺寿诞。这一次,包拯既没有因为无嗣而惆怅,也没有因为意外所得的私生孙儿而忧心忡忡,他的心中只有一片祥和欢乐。

年迈的包拯把包衍和其他孙辈们都叫到身边,告诫道:"你们都是我包家的希望,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像我这般做一番事业,报效国家,造福人民。"

包衍等人只感激涕零,都纷纷答应定当尽力而为。包拯看着这一幕,微笑点头,他知道自己的一番呕心沥血没有白费,包家的根基已经奠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包拯就圆寂了。临终前,他将家业托付给包衍等人,嘱咐他们要永远铭记家训,行止有度,以免蹉跎岁月。包衍等人默默流下了眼泪,在包拯的棺椁前重重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