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无论感冒发热,还是头疼脑胀,似乎只要吃点抗生素,一切都能药到病除。打开自己家里的小药箱,几乎每家都有几盒“阿莫西林”备在那里。

但说起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多人却不清楚了。

什么是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怎样才能避免滥用抗生素?

今天为大家一一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来自自然界、天然的、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生长过程当中分泌的,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而呈现抑制细菌或杀灭细菌作用的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如肺炎、急性咽炎等)和病毒感染(如感冒等)两大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这里有一个重点:抗生素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判断是细菌感染?

可以通过查血常规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C反应蛋白值偏高,出现任一数值偏高,都可能是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上述3项数值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值偏低,提示可能病毒感染。

哪些药是抗生素?

有个很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看药名,大家记住 10 个字就好。这 10 个字是: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

XX 西林

会叫这种名字的药,基本上就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氯西林等,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孩子一定要避开。

头孢 XX

属于最常见的一类抗生素,比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头孢甲肟等。

XX 霉素

最常见的如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XX 沙星

比如左氧氟沙星等。

XX 硝唑

比如甲硝唑、奥硝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生素≠消炎药

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亦或是过敏反应、外部损伤等都可以让身体出现各种“炎症表现“,比如红肿、发热、刺痛等。但是他们作用的机制是不同的。

抗生素“消炎”:只是针对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其他情况用了也没啥作用!并且这些效果也是与敏感菌日日夜夜抗战才达到的。

消炎药“消炎”:针对病毒、外伤等情况引起的炎症,能够直达症处、直接缓解。

合理使用抗生素

要遵循哪些原则?

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最好先明确病因。只有确诊为细菌感染或支原体感染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引起的疾病,抗菌药物是无效的。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成整个疗程。一般来说,抗菌药物需要使用足够的疗程才能确保致病微生物被彻底杀灭,因此,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不要提前停药。

抗生素有哪些使用误区?

误区1:感冒就用抗生素。大多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就算细菌性感冒,也是需要医师诊断病情,开出处方遵医嘱使用。。

误区2:新药、贵药就是好药。实际上,药物的疗效并不是由价格或研发时间决定的。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的部位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误区3:症状一好就可以停药。提前停药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

误区4:多种抗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更好。不合理地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反而可能导致药物间相互作用,降低疗效,甚至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5:频繁更换抗生素。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避免抗生素滥用?

从个体层面来看,大家应该增强自我药疗意识,不要随意自行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当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和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可以治病救人,滥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了解其使用原则,纠正相关误区,才能为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 :健康中国、陕西百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