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烟盒变游戏,今年初以来,小学生群体中又兴起了一种新游戏——玩“烟卡”。尽管不少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在校期间玩“烟卡”,但到了暑假期间,出笼的“神兽”们似乎对“烟卡”的热情依旧未减。小伙伴们三五个聚在一起,聊天和玩乐的主题总脱离不了“烟卡”,让家长们不免担忧。那么,“烟卡”究竟是什么?对孩子们来说有何吸引力?家长为何担忧?带着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1

现象:

“烟卡”游戏暑期盛行

“啪啪,耶,这把我赢了!”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南安市区某小区里,看见一群小学生正双手合拢,练习着空掌心击拍墙壁的技巧,发出阵阵声响。当记者询问他们是否了解“烟卡”游戏,一位学生迅速从口袋中掏出一叠色彩斑斓的“烟卡”,并向记者介绍了“烟卡”的品种以及游戏规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为什么你们喜欢玩‘烟卡’?”面对记者提问,学生们纷纷表示,“烟卡”游戏既好玩又有趣,还充满了新奇感。在游戏中,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技巧展现自己的实力,还可以得到周围同学的认可。有些同学还会比较谁的“烟卡”更多、更稀有。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在玩,如果自己不参与也没有其他游戏可玩。而且玩“烟卡”也有技巧,有时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将其拍翻,有时只需趁着风劲儿,用巧劲即可拍翻。

记者看到,所谓的“烟卡”,道具实际上源自香烟盒,孩子们通过折叠香烟盒的盖子制作成长方形的卡片,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对方的“烟卡”。这种游戏简单易学,且具有一定的竞技性,因此迅速在小学生中传播开来。“烟卡”的来源途径多样,有的小学生会收集家里的烟盒,有的则要求父母购买烟盒或者到垃圾桶里翻找烟盒,还有的小学生在学校周边店铺和网上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购平台

2

家长:

让不让玩取决于

孩子自控能力

“烟卡”游戏的风靡之所以引起社会热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烟”和“小学生”这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小学生玩“烟卡”到底好不好,对此,家长们也态度不一。

家长李女士就对此深感忧虑。“原以为孩子只是积攒卡片,我还帮孩子收集了一些,后来和老师沟通才知,有的孩子玩‘烟卡’游戏出现了成瘾状态,没心思写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李女士表示。至此,自己坚决不再让自己的孩子玩“烟卡”了。

家长潘女士对孩子玩“烟卡”的心态倒是比较佛系。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对收集“烟卡”也情有独钟,平常经常找舅舅、外公等有吸烟的长辈要烟盒,但因为平常自己有加强引导,孩子自己也并未沉迷。

“玩‘烟卡’有点像拍洋画,我们小时候也玩过,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玩法。只要加以引导,不攀比、不沉迷其中,就不用担心。”潘女士笑言,为了收集“烟卡”,孩子隔三岔五地还会主动和爷爷、外公打电话,在讨要烟盒之余,也会和长辈多聊上几分钟,聊天的过程当中无形也促进了和长辈的沟通。

3

专家:

引导孩子探索更健康的游戏

面对“烟卡”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这一现象,南安市第八小学教师林美婷指出,家长应该提防学生在玩“烟卡”过程中出现的攀比心理。

“在学生们眼中,不同品牌的‘烟卡’代表的价值也不同。例如‘中华’这种高级香烟制成的‘烟卡’,等级就高,通过比较谁的‘烟卡’更多或更稀缺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林美婷表示,攀比心理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捡烟盒、随意向他人索要、在小卖部赊账等,以获取更多的“烟卡”来满足自己的攀比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为此,她建议家长,应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认识“烟卡”游戏的风险,与他们商讨如何正确对待游戏,鼓励他们探索更健康、更有益的游戏活动。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心理教研员、南安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负责人吕新鹏表示,玩“烟卡”游戏的确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和问题。他表示,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模仿关键期,玩“烟卡”游戏可能会引发孩子对香烟的好奇心,产生想要尝试香烟的冲动。不少学生玩“烟卡”是为了获得认同,避免孤立。甚至还有孩子在游戏中沉迷输赢,有了赌博的倾向;此外,“烟卡”来自烟盒,本身就含有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影响孩子健康,况且有些孩子还会在垃圾里翻找,随时随地拍“烟卡”,卫生条件也很差,会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

吕新鹏建议,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玩“烟卡”的行为,不用过度焦虑。相反,可以通过参与的方式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并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家长不妨引导孩子参与到健康的游戏运动之中,用“烟卡”转换为剪纸、折纸、艺术粘贴;同时,家长还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引领孩子走到户外参与体育运动,激发他们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THE END

转自: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