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并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

一号沉船遗物超10万件

二号沉船遗物以原木为主

据介绍,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两艘沉船,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现在确认:一号、二号沉船其年代分别属于明朝正德、弘治年间

 沉海500年!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好惊艳!让考古带孩子探索历史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沉海500年!南海沉船打捞出的文物好惊艳!让考古带孩子探索历史奥秘

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遗物数量超10万件。其中核心区长约37米、宽约11米,由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目前船体可见10个以上分舱,船货主要为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

调查期间,从一号沉船共提取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以及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部分瓷器带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底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米、东西最宽约8米,遗物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调查期间,从二号沉船共提取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38件文物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宋建忠:也有一些新的器型的发现,有蓝釉的白釉的执壶,还有一些樊红的龙纹碗,当然更重要的,我们在一件红绿彩的碗上面,发现了丙寅年造的纪年款,丙寅年就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这样对于我们之前一直判断,一号沉船属于正德时期,就等于是完全证实了,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最重要的一个发现。

考古到底是什么样的?

考古和历史如何相互印证?

如何定位遗址?

古墓的名字都是怎么起的?

考古都要用到什么工具?

考古过程中有什么趣闻轶事?

今天这套《考古大发现里的中国史》可以带给孩子们答案。

首先,这套书的作者非常权威,是由国家考古队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李存信老师主编,北大历史系博士王宸编著,北大考古学博士主审,从考古知识到历史知识,都权威且细致,能够增长孩子的见识,帮助孩子通过考古和文物认识、梳理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各具特色的墓葬

这套书共有六册,分别是《商》《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和一册颇具特色的《水下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可以跟随考古人员的脚步,寻访各朝墓葬,从殷墟、三星堆、曾侯乙墓,到秦兵马俑坑、海昏侯墓、法门寺地宫……通过考古,那些早就被忘却的人和事“复活”了,变得有血有肉、触手可及,我们才能更加真切地领略到那个时代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下考古》一册更是别具特色,在市面上非常罕见,更加具有冒险与神秘的色彩。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的南宋古船南海一号、在辽宁省丹东市大鹿岛海域打捞出的沉船致远舰、四川省岷江河道内的江口沉银遗址……“水底寻宝”是一部又一部冒险小说和影视剧的主题,带有商业性质的打捞也获利丰厚,吸引了许多眼球。可是比起有形的宝藏,无形的宝藏甚至更加珍贵也更加不可替代——记忆、历史,以及具体文物承载的那个已经逝去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远舰是中国海军军魂、中国民族魂的物证。致远舰、经远舰的船体,以及从中打捞出来文物,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甲午战争时的场景多么惨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远舰瓷盘

致远舰瓷盘上的舰徽,代表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抵御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还在熠熠生辉。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有情”的影像。

“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坐落在海底,只是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所以,水下考古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也承载着复原中

华海洋文明的梦想。

02

充满波折的考古发掘经历

世上的史册有两本:一本写在纸上世世流传,我们也比较熟悉;而另一本写在器物上,沉睡在地下,等着被唤醒。

《考古大发现里的中国史》三线并举: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遗址墓葬的考古发掘经过、遇到的困难,以及在考古大发现中出土的珍贵文物、栩栩如生的趣闻轶事,并以此串联起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孩子读来一定津津有味,背起课本中那些略显枯燥的年份、事件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有了对考古、历史、文物的兴趣,孩子也才会去探究更严肃、更深入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9 年,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王懿(yì)荣生了病,偶然在买回的“龙骨”这种药材上发现了人为的刻画符号。这些刻画符号和古书里记载的篆(zhuàn)书、籀(zhòu)书相似,却更古老,他之前从没见过。所以他判断,它们是失传已久的文字,很有价值,便派仆人去药店买下了所有“龙骨”,开始钻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殉(xùn)国。然而,“龙骨”上有古文字的消息已经在流行收藏金石的北京传开了。狡猾的商人为了垄断进货渠道,放出假消息,说是在河南内黄、汤阴一带挖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8 年,罗振玉和其他学者终于弄清楚,埋藏“龙骨”的地点是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也就是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新中国成立后,殷墟考古的发掘规模更大。至今已经发现的有宫殿宗庙、王陵、贵族墓葬、车马坑、手工业作坊、城墙道路、家族居住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青铜器叫作利簋(guǐ),是西周早期铸造的,上面的铭文记载了“武王征商”的史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让人们对于商代历史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学者们有了足够的资料进行对比。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甲骨和青铜器上那些神秘古文字讲述的故事,居然能和流传两千多年的史书互相印证,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奇迹!

03

珍贵文物和遗址呈现中华文明底色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各种出土的文物。文物是可以触摸的历史,是古代生活的一个片段,它在千年前曾见证了刀光剑影、纷繁世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无言,但你可曾想到,这件代表汉初织造最高水平的衣服,或是汉代贵妇的百变穿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设计巧妙,灯虽无言,却看遍了宫内的气候冷暖,悲欢离合,人生百态。2022年冬奥圣火的火种灯,设计灵感就取材于此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门寺地宫,像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堪称世界奇迹,见证着大唐的风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俑虽无名,但千人千面。他们以血肉之躯安天下,护万里河山。他们见证过那个睥睨天下的身影。他们经历过那个铁马金戈的时代。他们捡拾起历史长河中的记忆碎片,拼凑出大秦帝国的煊赫恢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千多年过去依然锋利的越王剑。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天下时立了大功的昭陵六骏,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在时间的轨道上向前奔跑。岩石可以被移动,艺术的丰碑却没有倒塌。对六骏的铭记,

也体现了唐朝创立时的尚武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御用金银茶具三星堆青铜人头像海昏侯墓……超乎想象的文物、气势恢宏的遗址告诉我们,史书上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描绘其实是有靠谱依据的,每个王朝不仅是脸谱化的,实则更丰富多面、有血有肉。今天,我们通过文物,得以和过去的时代、过去的人们对话,感受到质朴的生命力

04

丰富的拓展知识

在考古发掘的过程与背后的历史故事之外,这套书还介绍了许多相关的拓展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讲到秦兵马俑时,就介绍了兵马俑的制作过程,而且几千年前的兵马俑其实是有颜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绍后母戊鼎时,给孩子讲解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是青铜器里最有代表性的,它原先用来煮肉和盛肉,后来传说大禹治水胜利后,用天下进贡的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所以鼎成了权力的象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又拓展介绍了古代的其他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孩子不仅能够增长见闻,日后在逛博物馆时也可做到“心中有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精致、细腻的水彩手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书采用精致、细腻的水彩手绘,既写实又不失水彩的韵味与灵气,在逼真展现考古现场、历史场景、精美文物的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审美品位。

06

多位专家学者联袂力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望祖先们走过的历程、留下的创造、挥洒的情感、坚守的风骨,更能让我们体认中华民族究竟曾为世界文明贡献过什么,而今天的我们又究竟该留下些什么。

让这套书,带领孩子和历史来一次“对话”,和古代王朝来一次深度互动,为他们感知历史打开一扇门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ID:CCTV-channel1)综合《新闻直播间》、央视新闻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