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的一名技术员,隆晓每天早晨八点半到岗后,不是走进菜棚和鱼棚内实地巡检,而是打开手机查看每个棚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或者是作物的生长状况。

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大棚里人影稀疏,一切栽培与养殖活动均通过智能设备精准调控,这些充满不可能和混搭的场景,如何变得合情合理?

答案是:用人工智能种养。

在这里,AI这一新质生产力,不仅充当了高明的“规划师”,更是实现了全年种植与养殖的智慧化管理,将科技与自然巧妙融合。与此同时,“90后”新农人隆晓,正站在这一科技浪潮的前沿,与AI携手共舞,共创现代农业的华美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工智能赋能农业变革 迎合现代高品质生活新需求

从市区驱车不过二三十分钟,即可到达怀周祠,而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紧邻其西侧。回溯至上世纪70年代,杨柳雪村凭借在盐碱地上创造粮棉“双高产、双贡献”的奇迹,曾被周恩来总理亲树为全国“棉区的一面红旗”,深究其源,“战天斗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早已融入杨柳雪镇的血脉之中。

占地面积广达79.8亩的园区内,20余座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井然有序地铺展开来。步入其中一座蔬菜棚,满目翠绿的小白菜生机勃勃地生长于鹅卵石之上,形成强烈而奇妙的视觉冲击,令人不禁伸手轻触叶片,以确信眼前的景象是否真实。鹅卵石之下,潺潺流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着这些植物,而这水源正是引自相邻鱼棚的鱼池。鱼的代谢产物附着于鹅卵石,经生物分解转化为作物营养,循环水经净化后重返鱼池,完美实践了“鱼菜共生”与“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智慧生态循环理念。

转换场景至鱼棚,又是另一番别致景观。八个巨型圆形鱼池整齐地排列着,罗非鱼、鲟龙鱼、鸭嘴鲟以及多种多彩观赏鱼自由自在地游弋着。

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是由山东惠达瑞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而张登坤正是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张登坤说,因为人们对于食品及生活用品的期待,越来越倾向于自然与原生态,所以,他们决心打造一种既能满足自然生态原则,又能契合高品质生活需求的食材生产模式。通过广泛考察国内先进生产实例,深入调研与学习,最终引入了这一人工智能支持的鱼菜共生系统。

2023年下半年,机缘巧合下,作为山东惠达瑞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90后”隆晓来到了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并在这里实现了从机械生产到人工智能种养的跨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小时AI智能“医生”保障鱼菜灾病率降低超九成

寻找AI,寻找新质生产力,是记者此行的核心议题。

在这片智慧耕耘的天地间,人工智能如何被巧妙融入并发挥其效用?

隆晓轻点手机屏幕,再次展示了应用程序的“神奇”。

“屏幕上实时展现着1号菜棚的各项关键指标,一旦某个参数偏离正常,系统即刻发出预警。同样的,1号鱼棚的各项数据及鱼类活动的实时视频一目了然,鱼的健康状况、是否有皮肤问题,都能通过这双‘电子眼’清晰监测。”隆晓介绍说,大棚里设置了密集的传感器与高清摄像头,昼夜不停地搜集数据,日均采集频次达到1.7万次,并将所有信息汇总到云端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一个全天候在线的AI智能“医生”系统被设置。这一系统是基于多种预设的疾病识别算法,如同为鱼和蔬菜配置了专属“健康顾问”,能及时检测种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并预先警示,迅速将信息传达给技术人员,确保问题在萌芽状态即被遏制,由此可减少灾病发生率达九成以上,切实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把好食品安全关口。

AI的引入,让隆晓得以摆脱实地巡检的传统束缚,即使参数偶有异常,也仅需指尖轻触,在应用程序上完成调控。“我是学机械的,来到园区之前,我从事的是机械化农业生产。刚来到园区接触人工智能的时候也感觉不适应,但是通过不断外出学习,同事间相互切磋,自己摸索,现在对应用程序使用得也很熟练了。”隆晓笑言,如今就是在办公室喝着茶也可以“遥控”种菜养鱼,所以,大棚里人员稀少,也成了新式高效作业的生动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载AI科学“规划师” 实现全年种养智慧规划

张登坤则从更广阔的视角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园区运作。

“我们的鱼菜共生项目,是与天津一家企业的合作成果。园区作为用户终端,只需简单的鼠标点击或手机操作,就可以实现对所有硬件的远程操控。”张登坤进一步解释道,借助“鱼菜共生”智慧生态系统与大数据管理平台,园区构建了种植、养殖和环境控制的三大智能化模型。该模型利用鱼类排泄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自然循环,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营养,同时,废水经过植物根系净化后回流至鱼池,形成闭环。通过AI算法对综合数据的深度分析,科学规划每季适宜的鱼、菜种类与数量,确保全年无休的高效生产与供应。

“当前园区仍处于试运行阶段,已成功种植了小白菜、茄子、小西红柿、辣椒等多种作物,养殖的鲟鱼等品种市场反响热烈。受益于智能平台,我们生产的蔬菜可以达到有机认证的要求,充分展现了我们追求高品质食材生产的愿景。”张登坤言语间难掩自豪。“园区西部有一个小型气象站,在整个AI模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能精准捕捉园区微环境的温湿度、风速等信息,并且所有数据自采、自用。除此之外,园区内其他模型和数据主要是依赖于第三方公司。”张登坤透露,尽管目前园区运营侧重于应用层面,但未来将致力于自主研发更为精细的管理系统,以期在育种配比上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准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农人的转型之路:需将智慧与传统深度融合

偌大的园区只有像隆晓一样的四名技术人员,只有在集中种植和集中收获的时候,会从周边雇佣村民。尽管团队成员专业背景各异——囊括机械设备、市场营销等专业,他们共同掌握的关键能力在于熟练操作高科技软件与硬件,隆晓说这是新农人的必备“新农具”。

隆晓对于个人职业路径有着清晰的认识:当前首要目标是精耕细作,确保鱼类健康成长,蔬菜茁壮成长。未来,他憧憬着对现有系统进行革新,期待一个更加精细化的智能时代,比如通过智能播种机器人与节能机械臂,实现无人化作业,同时精确调控环境条件,为作物与鱼类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展望未来新农人的形象,隆晓描绘了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画面:新农人将成为一种引领潮流的职业,无需亲临田间地头,仅凭智能手机即可远程指挥各种智能装备,以数字化手段从事农业生产。新农人在这里,更像是一位指挥若定的生产管理者,协调各领域顶尖人才,共同优化每一个生产环节。

不再“靠天吃饭”,那么,祖祖辈辈口传心授的“四时歌”、经验之谈,就不再有价值了吗?

隆晓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真正的智慧农业并不仅仅是掌握智能设备那么简单。

何出此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晓指出,即便是基于海量数据与经验构建的AI模型,其背后仍旧蕴含着老一辈农民的宝贵智慧。办公桌堆满了农业专著,隆晓在闲暇时便沉浸于这些知识的海洋,探索经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他相信,经验是滋养AI进步的沃土。

张登坤对此持有相似观点,认为AI是农业生产的有力助手,但仍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角色。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它需要通过技术与经验的深度融合,共同驱动这场绿色革命迈向新的高度。

未来已来。

来源:滨州网

编辑: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