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马背法庭”精神,践行“让法官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司法理念,近日,青海省兴海县人民法院河卡法庭法官背上国徽、带着卷宗,走到河卡镇白龙村夏季草场巡回审理了一起侵权案件。兴海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桑杰才旦、河卡派出所所长乔扎西、河卡司法所所长东珠尼么及白龙村党员代表和就近牧民群众参加庭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情回顾

1995年,被告切某入赘至原告羊某家中,与羊某结为夫妻,后羊某与切某分家单过,切某成了户主。1999年切某以户为单位承包了草山2100亩,该《草原使用权证》登记为切某。2014年,国家按照相关政策以草山亩数(每亩9元)给予草原奖补。2014年9月,双方因家庭琐事不和,羊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决定分开,并对财产进行了分割,且对案涉2100亩草山亦达成分割协议,约定草山中260亩归切某使用,其余1840亩草场归羊某使用。因草山奖补款由国家直接打给户主即切某名下账户内,自法院调解成功后,羊某分得1840亩草山的草原奖补款从2014年至2023年由相关部门直接汇入切某名下,羊某无法获取。羊某多次要求切某返还该笔款项无果,故羊某诉至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巡回审判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考虑到此类纠纷在牧区较为常见,本着“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遂决定开展巡回法庭,来到当事人家门口审理。开庭后,因双方当事人、旁听人员均为藏族,加之不懂汉语,承办法官采用藏语进行审理。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陈述、答辩,并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辩论,法官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为查明案件事实,详细询问案件细节。庭审结束后,因双方各执己见、分歧较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但考虑到双方仍有调解意向,法官决定另排时间组织调解,力争解开双方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庭审结束后,桑杰才旦院长与现场群众亲切交流,就地征求了农牧民群众对本次庭审及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并与法庭干警就草场侵权、电信诈骗、民间借贷、扫黑除恶等内容向广大农牧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旁听庭审活动,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人民法庭为人民的司法理念,也使我们受到了法治教育,希望人民法院在今后能够多组织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活动,切实提高农牧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水平。”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此次巡回法庭是兴海县人民法院在“以案释法、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方面的成功延伸,是对“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的深入实践。今后,兴海县人民法院将积极探索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牧民家中,搬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主动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充分发挥巡回审判作用,进一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