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的六月初一,根据古人干支纪年法,今天是甲辰年辛末日。而在过去民间有着“芒种逢丙入梅,小暑逢末出梅”的说法,因此今天就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出梅”的日子。

即便是在过去关于出梅的说法很多种,而且不同的地方出梅的时间不同,可是在历法上基本都是采用这种说法,比如在万年历上也都是显示今年的7月6日出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出梅当天是下雨好,还是天晴好呢?老人说“出梅有三象,寡妇忙改嫁”,又是啥意思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下!

关于出梅的说法。

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里,节气与农事活动紧密相连,它们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农民们预测天气、安排生产的重要依据。

其中,“出梅”作为夏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标志着长达数日的梅雨季的结束,也预示着接下来天气模式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活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梅,简而言之,是指江南地区持续多日的阴雨连绵天气的结束,进入到晴朗少雨的天气。传统上,出梅的日期依据农历小暑节气后的第一个“末日”(即天干地支纪日中的“末日”)来确定,这一习俗源远流长,蕴含着古人对天文气象的深刻观察与理解。

然而,随着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出梅的判定标准更加复杂和精确,除了考虑节气、干支等因素外,还需结合实际的气象数据,如连续多日的降水量、气温变化等,因此依据这个标准的话,各地出梅的时间也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历法上对出梅日期的确定,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经验性,但它却是古人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代气象学的引入,则使得出梅的预测更加科学、精准,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指导。

“出梅有三象,寡妇忙改嫁”,说的又是哪三象呢?

这句民谚说的是在出梅当天,如果出现了三种现象,那就不是好兆头。这句谚语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出梅后天气变化的担忧与总结。那到底是哪三象呢?

第一,是在出梅的时候打雷。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在出梅之日若遇雷声隆隆,往往预示着可能会出现“倒黄梅”现象,即梅雨季节结束后又再次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特别是今年的出梅恰逢是小暑节气,而且在小暑节气也是怕打雷的,在民间就有“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的说法。

第二,是担忧出梅当天下雨。在古人看来,既然是出梅了,就是黄梅雨结束了,在出梅当天是晴天,这就是个好兆头。

但如果出梅之日恰逢阴雨绵绵,那么不仅没有顺应节气,同时还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很可能雨水不断,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对于依赖土地谋生的农民而言,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可能导致农作物受损,甚至颗粒无收。

第三,怕在出梅当天突然降温。出梅之时,已经是在小暑节气后了,这个期间本应是高温酷暑,农谚说了“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见其炎热程度。

但若此时出现突然降温,则意味着冷空气的入侵,预示着天气是比较反常的,其表现就是在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雨水,甚至是大的强降雨,还有可能引发洪水。

而且在小暑的时候,最怕的也是气温低而不热,在民间也有“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是值得参考的。

在过去寡妇家里没有了男主人,她们在当时也没有什么收入来源,毕竟农耕社会女人社会地位低,又不能干什么力气活,平时的生活都是靠省吃俭用。如果收成好,家里日子好过一点。

而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景,那日子就更困难了,有些没有办法只好是改嫁了。所以古人说“出梅有三象,寡妇忙改嫁”,更多的是凸显了这些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今日出梅了,在小编的家乡这边就没有出现这三象,今天的气温高,太阳也很毒辣,这是不是预示着今年的粮食会大丰收呢?你家乡呢?是下雨还是天晴呢?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