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公园20分钟效应”风靡各个社交平台。

有人说,“公园20分钟”治好了精神内耗,有人说,“公园20分钟”轻松去掉了身上的“班味”,还有人说,“公园20分钟”已经成为最好的充电方式。

“公园20分钟效应”源自《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上一项研究,研究称,每天在公园或其他能接触大自然的地方待上20分钟,即便不做运动,也能够拥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公园20分钟效应”火爆出圈,背后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强烈诉求。

房地产开发商们,也在积极承接这一需求变化。POD模式的兴起,便是一个显著体现。

明源君留意到,近年来,POD项目开始变多起来。一种新的地产开发模式,悄然萌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OD模式开始兴起

城市开发进入新阶段

说起TOD开发模式,地产人都已经耳熟能详,而POD开发模式,可能很多人很不甚熟悉。

明源君留意到,POD虽然还没有大面积铺开,但近两年这一开发模式的热度在不断上升,涉及这个概念的项目也不断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什么是POD开发模式?

POD,全称为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 ,即以城市公园为导向的开发。具体而言,就是依托自然生态资源(比如公园、绿地水系、湿地以及山丘等)进行开发,形成生态环境和周边土地开发之间和谐共融的局面。

如果套用古人的话来说,可以理解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这一模式最早诞生于美国,其中,纽约中央公园是POD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案例。

中央公园所在地原来是一个贫穷小村庄,后来经过规划改造,在保留原有水库的基础上,兴建了草原、小森林、动物园、剧场、运动场、美术馆等设施,建成后的中央公园,带动了片区价值的飙升,后来该片区发展成为纽约的豪宅集聚地。管好进度、质量、安全,项目开发更有序,戳此了解明源智慧工程管理平台

POD模式,正是通过将生态元素融入城市规划,来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优化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从而实现生态价值、土地价值、人文价值乃至旅游价值的统一。

在国内,POD模式最成功的案例,当属 杭州的西溪湿地公园

西溪湿地原本只是一个破败的边缘地带,后来当地对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整治,并在周边融合进了居民住区、产业园、旅游景区等功能空间,实现了湿地公园向“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的蜕变。

如今,该片区形成了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实现了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

据公开资料,西溪湿地综保工程总共投资了150多亿元,然而并没有对当地财政造成负担。因为,整治后的湿地公园,带动了片区土地的增值,围绕湿地衍生业态不断增多,不仅反哺了前期投入,还形成了杭州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湿地公园”到“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如今该片区也发展为杭州别墅豪宅的集中地。

不难发现,POD模式和大家熟悉的TOD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TOD强调的是 围绕公共交通进行一体化开发 就像TOD的基本盘是公共交通,POD的禀赋则是生态资源。POD模式强调的是 依托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这种开发模式下,前期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投入和保护,实现板块增值,而后通过周边住宅、商业、产业等产生的价值,反哺片区的维护发展。

事实上,这一模式对于地块的先天条件要求很高,尤其在高能级城市的核心区域,能满足POD条件的地块极为稀缺。但近年来,我们留意到,提及POD概念的项目越来越多。这对房企来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生态资源成片开发

形成综合性的街区

在房地产行业,有句话叫做,“窗外的风景价值千万”。意思是房子所处地块的景观资源,对房子价值有着决定性影响。一个没有稀缺景观资源的项目,不配称之为豪宅。

在改善需求占主导的当前,景观资源对于项目的价值更为凸显。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POD模式会越来越受关注。

不过,如前文所言,POD模式其实对于地块的生态禀赋要求非常高,在核心城市中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地块少之又少。从现有的项目来看,开发商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使项目向POD或类POD的模式转变。

以越秀地产为例。去年到今年,越秀地产在广州天河区连下三子,将世界大观板块总计约26.5万方建面的土地收入囊中。

根据规划,越秀地产将对地块进行连片开发。在首期项目的发布会上,越秀地产表示,将以POD的形式,在世界大观项目再建一个“二沙岛”。

该地块,首先具备较好的生态基础,拥有山丘、湖泊、植被等自然资源。前期规划方案显示,越秀地产将对生态资源进行充分提升和利用。

比如利用沿湖景观资源,构建连通山顶与湖区的景观通廊,将环湖重点景观节点与现有湖景共同组成观湖线路。景观节点将保留太阳湖、月亮湖、亚历山大桥等,通过亲水平台修缮、拱桥和堤坝路、驳岸景观等进行提升。

未来,越秀地产将依托生态资源的优势,补齐公服设施配套,建成优质的社区生活圈。首期项目落地的是越秀top产品“樾”系,面积段在140平方米到190平方米的大户型产品。按照规划,片区内将建设社区居委会、中小学等公建配套,并打造集特色商业、多元住房、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街区。

为了更好的把控片区开发的整体性和调性,越秀地产还将自持板块内的商业。另外,片区的学校、商业、会所、公交车站等配套,会通过沿湖慢行系统串联,形成“湖畔生活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态价值与商业价值融合

构建新的公园商业模式

POD模式强调生态资源与生活场景、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 其中,商业空间也是POD项目中重点规划布局的业态之一,通过商业与生态有机融合,生态公园为商业引流,商业拉动消费,形成公园商业模式,最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

和传统购物中心不同的是,公园商业模式强调生态休憩与购物娱乐相结合,而且,生态空间的占比会大幅提升。

以今年新开业的上海徐汇万科广场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万㎡,同时配置了约7万㎡的城市公园,同时满足消费者逛公园和逛商场的两种需求。

项目通过步道和运动路径,连接整片区域,设置大量休闲设施的同时,保留了自然景观。用3条轴线—— 都市活力轴 、 景观休闲轴 和 商务休闲轴 串联板块项目和绿轴公园,使得项目内的商业空间和开放式空间形成互联互通的空间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汇万科中心鸟瞰示意图

相关数据显示,传统商业项目的生态空间占比只有10%左右,而POD模式下,生态空间的面积占比可达到40%左右。

位于成都的Regular源野也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

项目所在的大源中央公园,是该片区最大的开放市政公园,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大源中央公园原来设计时预留了地下空间,后来经过整治改造,形成了1个超大的公共艺术空间gregarious,3个下沉式户外花园以及20余家独立先锋业态的精致店铺组成的“源野”。

项目对于入住业态做了严格筛选,注重商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自然生态三者融合。引入了一些具有生活气息又体现文化格调的本土品牌和首店,比如自然标本艺术品商店、明星面包店、艺术概念餐厅以及超人气买手集合店等。

在规划上,强调公园空间与商业空间的互动及链接。比如餐厅店铺选在离公园最近的位置,通过门口楼梯可以快速到达公园中心。

小结

POD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城市开发模式。比如美国的中央公园、高线公园等都是经典案例。

在国内,这一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除了西溪湿地公园外,大部分项目仍处于试水阶段,其体量、业态丰富度等方面,都无法和西溪湿地公园媲美,项目的长期运营效果也仍有待时间验证。

不过,从这些项目身上,也可以窥见POD开发模式的要点。

比如将逛公园和逛商场相结合,在提升区域活力的同时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将公园绿地与生活场景相融合,丰富生活场景,提升居住体验;将项目规划融入区域规划,站在城市发展的高度进行项目开发……

可见,POD开发模式要求房企拥有与政府规划接轨、多业态开发、商业或产业招商及运营等多元能力。这对于房企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点击下图,了解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