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洞庭湖色,照揽武陵风光。1600多年前,晋代诗人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为世人描绘了一幅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美好生活图景。

1600多年后,坐落于湖南常德桃花源风景区内的桃花源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出“五老调解”,积极构建“法庭+”诉源治理大格局,努力打造家和、业兴、居安的良好法治环境,以“加减乘除”运算,倾心绘就桃花源里新“枫”景。

2021年以来,桃花源法庭审结案件2304件,调解结案1387件,撤诉结案110件,调撤率达64.98%;“五老调解”解纷工作法被写入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力量 让解纷队伍“壮”起来

去年3月,李某发现邻居游某后山的一根竹子长到自家后山,于是将其砍断一截,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李某被打成轻微伤。经派出所、司法所两次调解,双方均未达成协议,李某遂起诉至法院。

原来,20多年前,游某曾打伤李某的儿子,两家结怨已久。了解情况后,桃花源法庭庭长陈婉认为该案不宜一判了之,便邀请“五老”调解员刘怡福一起前往原被告家里进行调解。

刘怡福曾是当地政府干部,退休后被法庭吸纳进“五老”调解队伍中,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对两家的情况十分熟悉,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伯,您今年已经82岁了,好好地安享晚年,别再为了邻里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心了。”刘怡福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当事人李某。

面对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开导,李某放下仇怨,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至此,两家人长达二十余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开展诉源治理工作以来,桃花源法庭在审判工作中准确把握当前乡镇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当地“老乡贤主持公道”风俗,创新推出“五老”调解机制,迈出多元解纷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随后的时间里,桃花源法庭积极整合、引入各类非诉解纷有效资源力量,不断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联动辖区各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村干部等调解力量,让解纷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2021年以来,桃花源法庭参与指导诉前调解案件344件,其中指导调解成功311件。

“减”距离 让诉讼负累“轻”下来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2022年初,桃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孙智勇在指导法庭工作中时提出。

桃花源法庭始终践行这一宗旨,将“关起门来审判”变成“走近群众办案”,有效拉近人民法庭与群众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5月,法庭收到一起因房屋被淹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案件,原告认为自己房屋被淹是因为某公司在该地的工程项目占用河道修建便道导致河道堵塞有关,故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收案后,承办法官了解到该房屋所在地位于桃源县最西南的西安镇,该镇地处偏远山区,地势险要,距离桃花源法庭驻地约80公里,一去一回至少要花费五六个小时,且原告王某系当地农民,已年满70周岁,出行极为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先后三次前往该地进行现场勘验、开庭、调解,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对诉讼双方释法析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公司赔偿王某30000元,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桃花源法庭一直坚持“三个必上门”,即涉老、涉病(残)、涉远案件干警主动上门,开展司法服务,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诉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走出去”,桃花源法庭还着力打造“家门口法庭”,在辖区乡镇设立了审判执行联络站和巡回审判联络点,同时明确辖区每个乡镇下设村(居)治调主任为审判执行联络员,法庭定期走访联络员,收集重大矛盾线索,联络员在法庭指导下及时做好信息掌控、诉前调解、诉讼引导等工作。通过“站、点、员”的结合,实现了群众享受“一小时诉讼服务圈”。

“乘”举措 让治理效果“强”起来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也要抓前端、治未病。在提升基层组织调解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人民群众法治教育、涵养法治思维的培养,才能更好地激发诉源治理的“乘数效应”,让解纷效能最大化。

“这次培训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的学习,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发挥好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杨溪桥镇煌山村党支部书记谢章在听了法庭组织的诉源治理培训会后谈起自身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为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辖区人民调解员化解纠纷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桃花源法庭联动该镇司法所、派出所对辖区内村镇两级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业务培训。

陈婉以基层农村常见的化解离婚、婚约财产纠纷为切入口,强调了人民调解员在基层矛盾多元化解和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司法确认的受理范围及申请流程等法律规定。

2021年以来,桃花源法庭持续加大对基层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力度,开展各类培训和专题讨论会21次,着力提高调解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全面推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的实施,切实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前、解于源头,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良好的乡风文明有助于诉源治理工作开展,桃花源法庭始终坚持把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实践,不断探索普法新载体、新形式、新方法,如“开放日”、观摩庭审、巡回审判等形式,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群众进行普法宣传,让诉源治理效能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走进法庭,直观地了解法院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生活中常用的法律知识,也知道了办事要依法、遇事要找法、解决问题要用法!这活动很有意义,应该多举办,让更多群众知法懂法。”桃花源镇五柳湖村村民唐岩山参观完法庭后感慨地说道。

2023年12月6日,桃源县人民法院桃花源法庭主动邀请辖区村民代表走进法庭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旁听庭审、座谈对话等形式,增强人民群众敬畏法律、崇尚法律的意识。

2021年以来,桃花源法庭积极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延伸审判职能,不断丰富普法形式,深入推进“送法六进”活动66场次,足迹遍布辖区大大小小的村镇、学校、企业,在当地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将法治理念、法治文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印在群众的脑海里,受到当地广泛赞誉。

“除”繁杂 让办案效率“快”起来

针对多元解纷机制中不规范、不精准、效率低等问题,桃花源法庭敢于做“除法”,全力移走诉源治理的“绊脚石”。

2023年11月,桃花源法庭门口热闹非凡,十几名农民工兴高采烈地结伴而来,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驻庭调解员李中荣和法官蒋青洲的手里。

“如果没有你们尽心尽力地调解,我们40多人的工资还不知道哪天能拿到手,所有的感激之情都在这面锦旗里,希望你们能收下!”农民工代表说道。

原来,辖区一家竹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企业资金短缺,长期拖欠员工工资。该公司大部分员工系当地村民,人数多达40余人,拖欠的工资为几百至几千元不等,大家要不到工资,便前往桃花源法庭寻求帮助。

法官蒋青洲在了解情况后决定提前介入,他先与该公司负责人面对面座谈,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随后,让调解员每天专门预留时间对该企业的债务纠纷进行诉前调解。

为了让企业能顺利支付拖欠的工资,他与当地政府积极协调,最后该企业成功引入新的投资,盘活了资金链,让40多名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整个过程仅用时一个月,这起涉企群体性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切实提升审判效率,桃花源法庭始终坚持“简出效率,繁出精品”的工作思路,推行诉前调解、速裁团队双轨并行模式,即案件进入法院前先由驻庭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未成功的再分流至速裁团队速审速裁。对各类纠纷科学分类,做到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始终将调解贯穿于案件审判全过程,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并坚持判后答疑、回访制度,防止衍生案件的产生,实现案源、执源、访源的有效治理,推动案结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以来,驻庭调解员诉前调解案件639件,速裁团队审理案件680件,审理周期由29.26天下降至24.5天。

除了优化办案流程,桃花源法庭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坚持“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利用云解纷平台、微信、电话等现代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调解、立案、交费、开庭、送达等工作,让诉讼、调解更加便捷化、专业化。今年以来,共电子送达1422件次,互联网开庭91件。

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前沿,也是人民法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第一线,桃花源法庭始终把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作为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世外桃源”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伍梦霞

编辑:刘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