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今日,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终年94岁。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隐身的作家——他拒绝在媒体上露面,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他从公共视野中消失了。

凭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在三十多年前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之后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该书中出现了昆德拉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一个词——Kitsch。

德文中的Kitsch原指俗气、次等的艺术品,这一词最早在1987年的韩少功译本中译作“媚俗”,后来被景凯旋代之以“刻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昆德拉说:“媚俗是以作态取悦大众的行为,是人类心灵的普遍弱点,是一种文明病。 尤其是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用“媚俗”指认并反对人们所认为的高尚的价值。

昆德拉认为,如果我们按照群体提供的这些参照系没有能力进行辨识,而是盲目接受,甚至主动去迎合、跟从,那就有可能陷入媚俗的境地

“慢慢迷途,终有一归。”告别昆德拉,缅怀昆德拉,理解昆德拉。通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一起来谈谈,“媚俗”带给我们的人生警示。

来源 :《给年轻人的20种生活提案》

主讲人: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

01

媚俗·合群——社会生存的行为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且不考虑其故事性,这部小说思考了很多人生的困境和命题。其中,它就提出了一个“媚俗”的问题。

这本小说里面讲了一个名叫萨宾娜的女画家,她游走在群体之外,但不是因为群体不接受她,而是她拒绝接近群体

因为她认为群体对个人是一种威胁,太合群了,容易造成“媚俗”的现象。

那什么是这本小说里所说的“媚俗”呢?

对个人而言,群体的影响,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群体提供的行为模式、群体提供的价值标准、群体提供的道德规则。

昆德拉认为,如果我们按照群体提供的这些参照系没有能力进行辨识,而是盲目接受,甚至主动去迎合、跟从,那就有可能陷入媚俗的境地。

比如,群体的行为模式,通俗而言,就是会提供一系列“应该”。你应该如何,很多时候,对于个体人而言,都没有商量。你应该考一百分,你应该名列前茅,你应该评为三好学生,你应该拿作文奖物理奖化学奖,如果你做不到,就是你失败,你落后,你不对,你没努力。

长大以后,你应该考名牌大学,你应该找到让父母满意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你应该在大家认为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

这些“应该”都没什么商量的余地。

当我们盲目接受了这些“应该”,我们就会把这些群体和外在环境命令我们的“应该”,当成了自己的“必须”,我们就分不清哪些是外在指令,哪些是自己的愿望,我们就会终其一生活在这些严苛的外在指令之下。

小说里的萨宾娜认为,我们的人生,根本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自由。按照外在指令,我们只能活成他人想让我们成为的人,活不成自己想成为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就好像,有些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会一直活在父母的愿望之中,你活的是父母希望你活成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想活的样子。最可悲的是,脱离了父母希望你活成的样子,你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活成的样子了。

这就是媚俗的恶果。

放大到社会,我们很多人想让他人,让社会上的人欣赏自己,认同自己,为这个而活着。但是,我们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同,但它真的只能作为一个结果,而不能作为目的。

因为当我们把得到他人欣赏和认同当成目的,我们就会削足适履,按照别人的标准和喜欢,社会的标准和喜好来打造自己,压抑自己的个性去迎合他人,扭曲自己的特点去迎合外在,这种方式一定是别扭又难受的,而且内心十分脆弱。因为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是不稳定的,是不受我们自己主观掌控的。最后,连心情也不属于我们自己。

可见,群体为个人提供各种各样的“应该”,这些“应该”日常一点,表现为生活中的各种行为模式,宏大一点,表现为社会的各种行为模式。

这些行为模式是我们在社会生存中必须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懂得有选择地接受,那么它对于我们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02

道德规范·盲目趋附——媚俗的残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通过阅读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时候群体不但为我们提供一系列日常行为模式的“应该”,更会给我们提供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当然是社会和群体生活中必须的,它维持人际秩序,保护社会良俗。

但我们又要看到,即便是道德规范,它也有相对性。相对性,表现在同一个道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合理性也是相对的。

比如,在鲁迅先生《祝福》中,当时的道德就是女人一辈子只能嫁一个男人,男人死了再嫁就是不贞洁。村里的群体和他人就是用这种道德规范,给祥林嫂施加舆论的压力。面对这种群体性的道德规范,祥林嫂最终屈服了,捐门槛,主动要求赎罪,等到赎罪不得,就精神崩溃,走上了末路。

这种对于道德规范的盲目趋附和高度依从,也是媚俗的一种。

很多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不再合理,就像“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孝道,在交通极度不便、社会公共服务几乎为零的古代,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在交通发达,各种社会服务繁荣的情况下,还因为这条孝道,禁止青年一代走远,把青年一代绑在老一代的裤腰上。一个两个没问题,大批的青年这么做,这个社会就会伤害年轻一代的成长,最终让社会本身丧失创造力和发展的活力。

群体道德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同一个道德,在不同的情景中,它的合理性是相对的

比如,美国作家德莱塞《嘉莉妹妹》里就写到一个女孩儿,她在芝加哥失了业,走投无路。这时候有个认识的男人要包养她,她就屈从了。从道德本身来说,这是丧失尊严的道德堕落。但是德莱塞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道德规范的存在,把穷人逼入这样的处境:要道德,就得饿死;不想饿死,就不能要道德。假如这样的处境出现,是社会出现了问题,不能用这样的社会道德去苛责个体的人。

这些例子都说明,群体奉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哪怕是道德规范也具有相对性。大家都认为对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很多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会变成恶德——如果你认为群体奉行的就是好,老祖宗说对的就是对的,盲目跟从它,甚至使用它,这其实就是昆德拉所说的“媚俗”,媚俗就是缺乏个性化的反思,缺乏独立思考。

媚俗,除了表现为对于群体行为模式的盲目跟随、对于群体道德规范的机械服从,对普通人影响很大的,还有对群体价值标准的盲目趋附。

这一点我们在前几讲也提到过,我们活着,都想做有价值的事情,追求有价值的目标,实现有价值的心愿。可是,什么样的事情、目标和心愿是真正有价值的呢?

大家感觉自己很清楚,但未必很清楚,因为我们以为是自己的目标和心愿,但有可能早就是被群体和他人绑架的目标和心愿了。

这种绑架有两种,一种是先入为主;另一种是攀比中发生。

先入为主的,是先于我们而存在的价值标准。这个我们前面谈的比较多,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对于幸福的定义,可能都不掌握在我们手里。

有些先于我们存在的成功定义,非常残酷,个体人几乎没有抗拒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比如,考上名校就叫成功,考不上名校就失败了。这个定义就十分强大,它一方面通过家庭和学校灌输给你,另一方面,它也会在社会上无声地执行。

再比如,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你明明进入了复试,可是最后被刷下来,很可能只是因为你本科读了二本,或名气不大的大学。

同样,在找工作的时候,这一点也很明显,出身也会被看重。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会反过来向正在拼搏的中学生传递信息,让中学生更加“卷”地去追逐名校,这是很残酷的,因为中国拥有数量庞大的高中生,但名校就那么几所,但社会这么干,孩子们就没有选择。这就让整个教育过程,从中小学到大学,到考研考博,都充满了卷到极致的痛苦。

这就是社会定义的残酷性。

这种社会定义,需要整个社会综合工程的改造,不是个人调整心态、愿意当阿Q就能解决的。

但是也有些社会定义,是需要个人调整心态和思维方式的。比如,攀比心态和攀比式思维方式。

攀比心态和攀比式思维方式,由来已久,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祖传心态和思维方式了。因为中国在漫长的时代里,都是宗法等级制的社会结果和家庭结构。

03

媚俗·葬送真实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中国是靠道德伦理为基础的礼法秩序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相比于法律制度秩序,这是一种软性的社会管理方式。为了实现这种礼法秩序,就形成了等级制,把人细细分成等级,再施以三纲五常的各种人际秩序的排列规矩

比如,男尊女卑、君臣父子、夫妻伦常、兄友弟恭之类,把人赋予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家庭地位,让上一级掌握更多的权力,让下一级强化更多的义务,靠不对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让上一级控制下一级,从而形成了相对牢固的人际秩序。大家看一下《红楼梦》,就能清晰地看到这种井然有序的人际秩序。

在《红楼梦》里,贾母高高在上,她无论做什么,她的儿子们都不能反驳。但她的儿子们又凌驾在儿媳们之上,王夫人和邢夫人这些女人,在丈夫面前不是讨好就是沉默。

但这些女人又凌驾于子女之上,控制着他们的人生选择,宝玉要娶谁,自己的想法不算,母亲的想法才重要。

但宝玉的权力又高于她的姐妹,所以,探春一直在讨好他,贾环那么混,宝玉也可以训斥他。

当然,小姐们还有丫鬟可以驾驭。

丫鬟里又分三六九等。以宝玉的屋子里为例,最高的是袭人,她工资都最高。其次是晴雯、秋纹和麝月。但晴雯也有权利体罚等级更低的小丫鬟,小丫鬟也分等级,有能进屋子端茶倒水的,有不能进屋子,只能扫院子的。

我们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就是在这样漫长的礼法秩序的教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和心态,那就是该怎么活,活成怎样才对,人们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是比着活的。

通过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去活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等级攀比就变成了无处不在的攀比思维。

人们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特点和心愿来规划和发展自己,而是习惯于按照身边和社会上别人的活法和情况,来规划和发展自己。

那就是,要比别人活得好,才叫幸福。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群体现象, 为了确认自己的幸福,人们需要互相对比,对比房子大小,对比孩子分数,对比家庭收入。

其实,这恰是不确定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自己想要什么,想过什么样的日子,甚至连自己的孩子是好是不好,自己都无法确定,要通过比较才知道。

自己本来有一份工作,也还喜欢,但跟被人比较发现没别人工资高,立刻痛苦煎熬。

自己本来有房子住,也很舒适,但跟被人比较发现别人房子很大很大,立刻挫败失落。而从来没有想过,你自己的房子是真的不够住,不够舒适,还是不够别人羡慕。

甚至自己的孩子本来活泼可爱,也懂规矩,就因为没有别人家孩子分数好,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塌糊涂,孩子身上的优点也看不到。

所以,很怪诞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的幸福并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被你拿来比较的那些人手里。

而且我们这种比较往往是把自己的情况,跟身边所有的人比,这个人比我房子大,那个人比我有钱,那个人的孩子比我孩子学习好,那个人的老公比我的老公体贴,一圈比较下来,那叫一个体无完肤。

所谓幸福,你怎么可能体验得到呢?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如果你持有这种攀比思维来生活,其实你这辈子到死都幸福不了。

因为,你身边永远都会有人某些方面比你强。

这是最可怕的一种“媚俗”,这种媚俗会葬送我们此生的幸福。

以上种种,我们对于媚俗的介绍,其实都是为了说清群体对于我们的影响力。很多时候,虽然我们难以改变现实,但知道群体对我们的影响中,有哪些坑,哪些隐患,知道和不知道,还是不一样的。

作为个体人,我们都不能脱离群体而生活,为了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水平,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让自己尽力合群,但如果合群变成了媚俗,群体行为模式、群体价值标准、群体道德规范中的那些坑,我们就会一一踩到,最终爆掉我们的幸福感和内心的稳定。

如何立于群体,而又保持一份群体外的行为模式、价值标准和道德理解的独立性,对我们每一个都是至为关键的事情。这也是昆德拉想要带给读者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同名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如米兰·昆德拉的本本著作,经典文学里讲述的都是在人间不断发生的故事,我也希望通过自己对于文学的解读,以及对于文学中人生现象的分析,能够帮助可爱的你看到前人留下的一些路标,也许这样我们就能拥有一盏来自文学启示的灯,来照亮我们脚下的人生之路,避开前人踩过的坑,得到一些来自文学中的人生智慧的支撑和共鸣。

假如这门小课,能够为正处在迷茫和苦痛中的你,提供一些陪伴、一些启发,那将是一件让我无比满足的事情了。欢迎您加入《给年轻人的20种生活提案》这门课,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思考,一起发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感受那些沉淀着人生经验和生存智慧的文学故事的力量。

——杜素娟

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

文学好书推荐

-祝你在文学打开的世界中体味人生百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