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ID:trip517),作者:波波夫,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的核心观点已经在标题里了。我一直相信天才不是鸡出来的,所以在养育孩子上,我基本上是顺其自然。但这种态度背后缺乏更严谨的实证研究支持,直到看到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姜以琳的新书,我更加确信不鸡娃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姜以琳从2012到2019年,历时七年对北京五所顶尖高中的28名高中生进行持续观察访谈,以试图弄清楚一个问题:当代中国青年精英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姜以琳用《学神:走向全球竞争的中国年青精英》这样一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于此同时,她其实也清晰地传递了普通人不要随意的鸡娃的建议。

先说这本书的结论吧,和大部分人了解的差不多:如果你想跻身全球精英(经济维度看精英可以约等于前万分之一的高收入人群),你大概率需要从全球排名前50名的高校毕业,为此你需要考入所在国家至少前20名的顶尖高中,你的高考分数需要超越99.99%的同届考生,但要考出这样的成绩,还需要天生的高智商(至少130以上)、高净值收入家庭(至少全国收入的前1%)、父母毕业于名校、人脉资源广泛、对子女系统、高强度、高质量的培训,以及考试时的好运气。

从哈佛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学生情况看,姜以琳的观察也得到了印证:

2019年哈佛大学公布了对2018级新生的调查数据,在大约1700名学生中,有853名新生参与了调查,该调查显示,近30%的新生家庭至少有一位亲戚曾是哈佛大学校友;六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家庭年收入5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家庭;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春玲2003年所做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的精英高等教育并没有改变社会结构,而只是延续和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分层。

简单来说,当今的教育竞争,拼的是智商、财富、人脉、认知,早已异化为精英阶层的内循环游戏。今天我们对于精英的感觉是模糊,但其实国际社会对于精英的标准一直是稳定的:持有顶尖大学的学位、显著的高收入、在企业/政府机构/NGO中担任高级经理或领导职位、具备一定的公众知名度、有较高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虽然标准很多,但考入世界顶尖高校都是跻身精英阶层的关键的一步。

尽管高考形式上还保留鲤鱼跳龙门的可能,极少数普通出身、具有极高智商的孩子仍然会被识别、培养、考入顶尖名校,但对于绝大部分普通孩子来说,考入顶尖名校是一项概率极低的竞赛,和去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差不多,“寒门难出贵子”已成定局。但成年人总有不甘心,总会有“万一考上”的想法,总会有把自我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冲动,于是他们还是会举全家之力加入到这场教育竞赛中来,给孩子创造各种提升考试分数的机会,但这些努力常常还是会碰到家庭财富、人脉、自我认知的天花板,而以失败告终。

对于那些冲破无数壁垒、最终赢在高考的寒门学子而言,考上重点大学虽可说是一个众望所归的胜利,却更是另一轮激烈角逐的开始。复旦大学教师郑雅君在她的著作《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中,通过对国内两所著名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62名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跟踪式访谈展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进入顶尖名校后的这一轮角逐的规则更隐蔽,家庭背景优势的学神们不仅拥有先天的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

所以瞄准世界顶尖名校的目标激娃,成功的概率极低,绝大部分的鸡娃行为都是徒劳的。但如果只是徒劳也就罢了,鸡娃带来的普通的后果是,制造了身心俱疲的“躺平一代”。

高强度的鸡娃,原本用于玩耍、锻炼的时间都让位于学习,导致了青少年体质的下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利用2010年、2014年和2019年3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全国7~18岁儿童各体质组分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其中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女生和中学生有所改善,而中学男生的力量素质持续下降。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2023年数据,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位居世界第一。心理问题也出现井喷。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

所以,与其鸡娃,不如买彩票。

虽然大多数鸡娃注定失败的,但那些鸡娃成功的家长,其晚年也难言称心如意。除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结论外,姜以琳的研究还贡献了一个发现,成绩好坏还会决定孩子与父母老师的互动方式:学习好的孩子可能对父母并不好,甚至可能会PUA父母和好老师,成年之后还会把这些风格带入到职场。

学神(按照考试成绩、轻松程度两个维度,姜以琳调查的北京顶级高中把学生划分为学神、学霸、学渣、学弱)常常挑战教师、父母,而父母会对他们百般纵容,他们常常会对家长和老师作出极不尊重的行为而不受惩罚(比如对老师的批评不屑一顾,和家长沟通的不耐烦),甚至还会默许给予他们一些特权(比如不按时上课),学神普遍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中长大,但他们认为自己的成功主要在自己,而非学校和家长。

大部分学神的家长们也认为,自己对帮助孩子学习上,只提供了一些外围不重要的支持,当学神们考入名校、工作之后,依然会带着这种极强的优越感和学生时代与教师家长博弈的经验。反观成绩普通或者较差的学渣(智商上课但不好好学习)和学弱(勤奋但学习差)则会避免惹恼父母,并对父母和家长的指导言听计从。尽管随着孩子成年,家长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但学渣和学弱、特别是学弱仍然会小心翼翼地权衡父母的意见,服从他们的决定。从这个角度看,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第一受益人必然是孩子本人,家长只是其次,甚至学神们出国留学一去不复返的也大有人在,孩子的成功与父母无关。

或迟或早,多数人会看穿这场教育竞赛的漏洞,不再心甘情愿地充当陪跑的炮灰,而是更加认清抚育后代这件事的本质何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波波夫同学(ID:trip517),作者:波波夫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