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以前每周趁休息的时候都去逛逛旧货或古玩市场,自从前年开始我就放弃这个近20年的习惯了,为啥?因为现在那里要么就是假货,要么就是仿制粗劣的工艺品,要么就是烂大街的日常旧货,去都是浪费时间!所以各位,以后建议你们也不要轻易花钱去碰以下这些玩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邮票

以前大家手头都不宽裕,而且互联网还未出现,电话也不普及,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或沟通都是通过来往书信,邮票作为这个有偿媒介被人们所熟悉,费用也不贵,人们对此的收藏是从兴趣开始的,当然也出现过一些像“全国山河一片红”,“猴票”与部分“文 革特殊票”,但它们毕竟是少数,过了很多年开始走商业化了,包装越来越精美,印刷量越来越大后开始泛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1991年就开始集邮了,家中集邮册已经多达十来本,重达几十斤,2016年尝试想卖掉点看看市场价位如何,去了好几个邮币卡市场,对方回收价还不到我原来购买价的一半,想想真憋屈,这么多年白折腾了。

2.各种旧式票据

经历过计划经济的朋友们都接触过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与肥皂票等,不管哪家随便翻翻都会找到几张,这些玩意就像废纸垃圾一样,就是扔大街上都没人会弯腰去捡!别说去拿到旧货市场去卖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留着这些玩意的初衷并不是指望它们以后会升值,而是把它们当作怀旧物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听听他们唠叨这些东西的过去也无妨,但说这些以后能值多少,别跟他们的老思路转,就当呵呵了。

3.玉器

玉器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它们过去的辉煌却成了如今很多商家争相炒作的工具,这些故事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啰嗦。而且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古玉都是假货,它们都来自安徽、河南的一些加工集散地,成本低廉,但转手卖出就费用翻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古玉水太深,那新玉就问题少,这也未必,可以说新玉当中即使是真料的话,原本不被看好的俄料、青海料因为与新疆和田料是“近亲”,随着和田料数量变得越来越少后也水涨船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鉴别一个玉的价值难度要从块度、纯净度、雕工,颜色与雕刻者等多角度来评定,这对于一个收藏小白而言能在短时间掌握根本不可能,并不是靠看几本书,去几次现场实物展就能速成的。而且新玉的仿制品也很多,外表看似一样,但不是同一物种,例如:用白色方解石冒充白玉,用树脂肪通过模具高温合成后加色后冒充青玉、碧玉、墨玉与黄玉。这些坑太多!

结尾

以上只是部分举例,其它不要轻易碰的东西还很多,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都很难,带有金融属性的收藏品也会贬值,所以就别轻易去碰,偶尔遇到一些合适的花点小钱玩玩没事,宜精别贪多,大家都是过日子的普通人,各位还是把手中之不易的钱的花在更重要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