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后宫高悬着一轮明月

626 年 6 月 4 日玄武门之变后,唐高祖李渊被架空,三天后夫君夫君立为太子,各种政务由太子决断。夫君开始大刀阔斧改革治理国家,渐得民心。626 年 9 月 4 日,夫君正式即位,13 天后就册封我为皇后,11 月 8 日,立中山王李承乾为皇太子,627 年正月一日,改元贞观。从此李唐天下归于夫君这一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男丁悉数被杀,女眷过着幽禁的日子。夫君当了皇帝后也非常敬重我,我正式步入太宗评价“嘉偶”之路。

身为皇后首要职责要管理好后宫,为皇帝处理朝政免除后顾之忧。和前辈独孤皇后苛求一夫一妻不同的是,我就像悬挂在后宫的一轮满月,深得后宫嫔妃的爱戴。玄武门之变后,夫君把原太子妃郑观音囚禁深宫,把齐王妃杨氏纳入后宫,即使昔日的妯娌成了杀夫仇人,嫂子变成寡妇吃斋念佛,弟妹和自己共事一夫,我还是一如既往宽待眷顾她们。郑观音后来高寿去世,杨氏和夫君还生了十四皇子李明,可见身为后宫之主的我是仁慈宽容有格局的。

我的仁爱让夫君的后宫如沐春风,我生前基本上没有宫斗发生。因为夫君最爱的是我,总希望我能给他多生嫡子女,至于庶出子女都是意外,夫君心里是没有为庶子留政治地位,给予富贵就可以了。我三年内生了三个,休整了 7 年,当了皇后第二年又为夫君生下了嫡三子李治,此后又连生了 3 个女儿,如果不是 36 岁早早病逝,会一直生下去。除了抚养自己的 7 个子女,我还视如己出,亲自抚养丧母的豫章公主。

我仁德亲民,有一次夫君迁怒一名宫女,眼看大祸临头。我也佯装大怒,对夫君说,这等小事不劳陛下费心,我来处理。偷偷把这名宫女保护起来。等夫君心情平静下来,我才轻言细语为这名宫女辩解,最后赦免了这名宫女。对宫女护犊子的我,却要求子女谦俭。太子李承乾乳母请求为东宫添置物品,我驳回说,身为太子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德不立,名不扬。至于太子为什么在我去世后性情大变,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自己带头勤俭节约,东西够用就好。夫君对我生养的 8 个孩子都很宠溺,等到嫡长女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想把她的嫁妆提高到长公主的标准。魏征劝谏说,自古以来,皇帝嫁女儿,嫁妆是不能超过皇帝的姐妹,陛下这样做不合规矩,要三思。夫君内心憋屈回来告诉我,还以为我会不高兴,没有想到我听了后长叹一声说,我只听说陛下重用魏征,不知道原因,今天一看果然是正直社稷之臣。派人给魏征府上送去五百匹布帛以示嘉奖。

7.赦免异母兄雪藏亲哥

我 8 岁就被长房哥哥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后来被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按照剧情设计,童年悲惨的我应该对几个异母兄弟恨之入骨,当了皇后可以报仇雪恨了。可是人家不计前嫌对娘家兄弟各自分封,只被封为监门将军的长孙安业不服气,看到长孙无忌被封为国公,自己寸功未立也要求加封国公,遭到拒绝后怀恨在心,想置我和夫君于死地,联合义安王李孝常谋反失败,按律要杀头,夫君也打算狠狠惩罚这个傲慢贪婪的舅子哥。

我听说后,痛哭流涕跪着请求说,按照安业犯下的罪责,就算死一万遍都是应该的。可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对臣妾不仁慈的事情。如果陛下现在对他处以极刑,别人都会认为是臣妾恃宠而骄借机报复兄长,进一步拖累朝廷的声誉。夫君也懂得我不忍心兄长去死,只好从轻发落,赦免死罪发配岭南,长孙安业也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得重生,会不会在岭南真正忏悔不说。表面上看我在“徇私枉法”,细想其实还是我自己气量够大,大写了一个“贤”字。

我对自己相依为命的亲哥哥长孙无忌,却一再设置障碍。夫君和长孙无忌还是发小,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夺嫡,长孙无忌始终紧紧跟随身后,有过命的交情。夫君当了皇帝后,经常和舅子长孙无忌在内宫商议朝廷大事。我喜欢阅读,正在采集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上自己的评注,并偷偷编撰成评论集《女则》,时刻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我认为东汉因为不能抑退外戚,让外戚参与政事,使得送礼的人车水马龙,开启了汉朝朝廷的祸端。

长孙无忌既是国舅,又是开国功臣,还是皇帝的发小。因此夫君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和左仆射等重职,我苦苦劝阻要吸取汉朝教训,防止外戚摄政。夫君不允许,我担心哥哥和长孙家族会出事情,只好秘密派人找来哥哥,要求哥哥自己逊位。在我晓以利弊后,长孙无忌自己去请求辞去相位,夫君拗不过我们兄妹两人,只好把长孙无忌改任为开府同仪三司,从宰执改为闲散官从一品。这其实是我为娘家避祸的策略。

我生前站得高看得远,知道长孙家族如果富贵之极容易带来灾祸,为保全娘家也算用心良苦。在我 36 岁病故前,临终遗言中有一条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不要重用长孙家族!我去世后,夫君以“任人唯贤不避亲”为由重新启用长孙无忌,位列三公,还把他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任命为太子李治的老师。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因反对武则天立后招来杀身之祸,以谋反罪流放黔州自杀,果然不得善终,辜负了我生前打压外戚的一片苦心。

8.天妒佳偶痛失良佐

夫君因为常年当兵打仗,又是一个性情中人,难免有脾气暴躁的时候。身为妻子的我深谙这点,懂得以柔克刚。夫君虽然有海纳百川的气量,但是被魏征等人臣朝廷当面冲撞的时候,内心也很生气。一日下朝后,憋坏了的夫君对我怒气冲天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那个乡巴佬,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我听后换上皇后的朝服,跪着对丈夫说,恭喜陛下,如今魏征正直敢言,那是因为陛下开明,值得庆贺。太宗听后转怒为喜,从此更加重视魏征。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除了一代名相魏征,还有在历史星空中熠熠发光的“房谋杜断”,其中房玄龄在夫君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成为他智囊团的核心人物。房玄龄善于出谋划策,文才拔群且精通政务,因为过错被夫君冷落回家。我临终前第一条遗嘱就是,房玄龄是个好同志,陛下一定要把他请回来。遵从我的遗言,太宗重新起用房玄龄,还把高阳公主许配他的儿子房遗爱,结为儿女亲家,去世也只差了一年。

我从 13 岁嫁给夫君,一直以他为中心。他外出打仗,我就养儿育女。他兄弟失和,我努力调和。他发动政变,我紧紧相随。他处理朝政,我管好后宫。不争不吵不妒,默默站在丈夫身后荣辱与共,生死相随。有一次夫君积劳成疾久治不愈,我衣不解带日夜精心照顾,祈祷丈夫早日康复。不料在陪同夫君去九成宫避暑时,我染了重疾,太子李承乾请求大赦天下为我祈福,我以生死有命,不能因为自己生病连累天下为理由拒绝。

夫君只好亲自去寺庙为我祈祷,太子也娶妃为我冲喜,我的病情真的慢慢好转。不料没有多久,太上皇李渊驾崩,我生母也去世了,双重打击让我再次受挫,引发了气疾,这大概是家族遗传病,我父亲长孙晟也有这病。气疾在当时是恶疾,药石无医,夫君昭告天下遍求名医无果,只好求助高僧大德,并在天下大修寺庙,我病重这一年,夫君一共修建了 392 座寺庙,只是这一切都是徒劳,我真的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临死前,我对夫君交代完后事,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对这个挚爱一生的男人做最后的表白:自从嫁给陛下,我就随身带着毒药,对自己发誓说,只要你先走我一步,我必自杀追随你,我可不能当汉高祖的吕后呀。天可汗夫君那一刻,一定是被彻底震撼到了:这个用生命爱着自己的女人,如此深情这般完美,自己从此彻底失去佳偶和良佐了,怎么不悲恸断肠?女官呈上我言传身教编写的《女则》,那是我成就千古一帝也照亮自己的最后信物。

9.活着得到爱,身后受尊荣

贞观十年,636 年 7 月 28 日,我只当了十年皇后,永别了相濡以沫 23 载的夫君,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年仅 36 岁。悲伤至极的夫君把我供奉在宫殿,直到九丁酉月才安葬昭陵玄宫,命人在五重石门外修建栈道,令宫人如同依照我生前规格供奉,这条栈道直到夫君驾崩后与我合葬后才拆除。为了解开思念妻子之苦,还在上苑中建了层观以登高眺望昭陵。直到魏征不忍心看见陛下终日沉湎颓废进了谏言,夫君才不得不流泪毁掉了层观。
我的谥号“文德”二字说来话长。皇后有谥号从东汉开始,但是之前所有皇后都只有单谥没有复谥,史官通常讲皇后和皇帝的谥号合在一起才有两字,我婆婆窦氏追谥“穆皇后”,唐高祖死后合上他的谥号才为“太穆皇后”,而我病逝后,直接被夫君上了复谥“文德”。这是极为罕见的。“文”在唐代是最好的谥号,在夫君心中,“德”这个单谥并不足以表现出我的美好,我的盛德完全配得上最为尊崇的“文”这个谥号。

为了我的葬礼,夫君挑选了朝中才德兼具名声俱佳的少年才子做挽郎。百官为我服丧庄严肃穆,中书舍人许敬宗看到相貌怪异的欧阳询,不禁笑出声来。传到夫君耳朵里,觉得这家伙对我如此不恭,立刻把他连降三级,从京官变成地方官,可谓处罚相当严重。又派人去宗圣观出家,为我祈福。面对魏征进谏说自古夫不祭妻,夫君公然诉说丧偶后的悲苦心情:我也知道不对,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日思夜想,食无味寝不眠。说得魏征一愣一愣无言以对。

按照惯例,只有当皇帝驾崩后,皇后才能跟随丈夫一同配享太庙。贞观十四年,夫君再次为我大开先例,将去世四年的我配享太庙,并用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祭祀庙乐《光大之舞》,让我和他的先祖一起享受同等级别的祭祀。让人想起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武丁,把早逝的王后妇好灵魂许配给三位德高望重的先祖,祈求能庇佑她。夫君在太平观内为了我建造了一尊元始天尊像为爱妻追福,并请来高僧抄写《大般涅盘经卷》作为供养经。

更主要的是,夫君从此对我所生的 7 个嫡子女无限宠爱。我盛年而逝时,嫡长子李承乾 18 岁,嫡次子李泰 17 岁,长乐公主 16 岁,嫡三子李治 9 岁,城阳公主 7 岁,晋阳公主 4 岁,新城公主才 3 岁,都是未成年人。尤其是 9 岁的晋王李治和 4 岁的晋阳公主,围着母后哭得肝肠寸断。夫君爱屋及乌,在心疼之余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决定亲自抚养李治和晋阳公主,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亲自抚养皇子和公主的皇帝,足见我在夫君心中分量之重。

大唐之所以光彩夺目,不仅是出了“千古一帝”,更是荣耀了“千古一后”。作为站在夫君身后的奇女子,我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存在,我的贤良淑德和宽厚仁慈,成为后世女性的标杆。就算没有“二圣”并立,我也是女儿王国的帝王,照样名垂青史,受人尊崇。

我大名到底叫长孙无诟还是长孙竭罗,随便你们怎么叫。但是夫君一直喜欢叫我“观音婢”,这是我在娘家的小名。“观音婢”有给观世音菩萨当弟子的寓意。长孙家族虽然出身行伍,却信奉佛教,甘愿自降身份,让女儿伺候观世音菩萨,也希望我能够成长为像观世音菩萨那样大慈大悲之人。从中可窥见,作为新贵的长孙家族的谦卑礼让,正是这样的家风熏陶,才培养出我这位千古“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