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日前,德庆民博艺术馆何华强先生提供了一本何氏族谱抄本信息给笔者,说此族谱由一位废品收购者在马圩镇大较村收购后转售给他的。该抄本宽度13.8cm,长度23.8cm,厚度1.9cm,六十多个筒子页。内有一篇写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的序言。根据这篇序言记载,先祖原籍并不清楚,只知道在宋代担任官职,任期满后在德庆城西社坛的附近定居,后来迁居悦城乡第九都(辖地与今永丰镇大致相同)的一个村庄(根据族谱内其他记载,当为文罗村。笔者注),洪武二十四年(1394),仁可公(在族谱中为第四世)从文罗村迁到金林乡第四都古垒村。嘉靖壬戌年(1562),十一世廷陈修族谱。万历三十九年(1611),十二世太宇修族谱,写下该篇序言。今将序言点校、翻译于下。限于笔者学识,文章标点、翻译难免有误,敬请读者指正。
重修何氏族谱序
谱者何?谱我族也。我族何?非始于何也。我何氏者,周武王之弟,唐叔虞之裔孙也。世为韩王,传至战国王安者,为秦内史胜所虏。王安维时流离琐尾,其幸而免者,不得不讳姓以全宗祧。故以韩何音相近,遂改韩为何。我族之姓,实始于此也。
粤溢支派益繁,其散而处也,不知其几,孰能遡其流而穷其源?我今之族也,朝于斯,长于斯,非始于斯也。考之别,自于远祖仕宋,来守晋康,秩满解组,自祖德庆西门社坛而家焉。壹就庄于悦城九都乡村。传及四世,适我太祖高皇帝㲹扫胡元,龙飞淮甸,混一区宇。迨洪武廿四年,其令天下各立户藉。我祖讳仁可者,迺承制创于金林乡四都一图十甲,而定居于古垒焉。今之居,我祖造端之始也,迄今盖贰佰叁拾年于兹矣。
究其社坛从来者,不知其奚自也。究其始祖之所自出者,不知其为谁。世远年湮,谱于族久废。窃因太上以来,我之浑浑噩噩,惟知执柯引犊,耕食凿饮而已,莫知家谱之为何物也。传至拾壹世,幸我叔讳廷陈者,幼而聪敏,补学州庠弟子生员,屡经科□,屡出孙山,星学犹精,始信命途之蹇滞。功名无志,迺遡我族之源流,尝语人曰: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国有史官,家谱其可无人乎?且五世不修谱,一不孝也,况我又居十世之外乎?不孝之罪无逃矣。遂奋然以修谱之任为己责焉。因捡祖遗旧图壹纸,编辑成帙,迺族房分明矣。世次未定,昭穆之序彰矣。凡生卒葬氏地,远而无稽者,近而有据必详,不既明且画矣,似不容于复作矣。余为此夅,非敢自作聪明也。缅想嘉靖年岁壬戌,以迄于历五十余岁,生齿曰蕃氏,圮娶行实显晦,俱未填注,若非重修之道,无论疏远者不能不忘,纵密迩者亦难稽据也。问其祖父之生,卒然无知者有;问其祖父之氏地,昏然无得者有之。将见疑以传疑,以信以传信,或以甲为乙,以乙为甲者,未必无也。是以我心孔疚,莫敢或遑,故袭我叔之遗编,以缵其绪之所未及。生卒氏地,靡不详也;宦署行实,无不悉也。辰之与讳,胡敢阙焉?嗟!莫为于前,虽美弗彰;莫为于后,虽盛弗传。余也不顾僣妄,敢继叔之作而续其传焉,俾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五世之下,岂无兴起孝悌者以继余笔?在此为序。
龙飞万历三十九年岁次辛亥季春既望
拾贰世孙庠生之南花太宇顿首拜书
白话文(意译)
什么是谱?它是记录我们家族的。我们的家族起源于哪里?并非最开始的时候就姓何。我们何氏家族,是周武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后来世代为韩国国王,传至战国时期的韩国最后一位名为“安”的国王,被秦国的内史胜俘虏。韩王安在那时遭受困苦,那些幸免于难的人,不得不改姓以保全宗族。因为“韩”和“何”的发音相近,就将韩改为何。我们家族的姓氏,实际上是从那时开始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分支越来越多,散布各地,不知道有多少,谁能追溯它的源头?我们现在这一支,是在这里出生、成长,但并不是起源于这里。考察它的起源,是从远祖在宋朝的时候来到晋康做官,任期满后解职,在德庆城西门社坛处安家。后来在悦城乡第九都的一个村庄定居。传到第四代时,正好遇到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推翻胡元统治,建立明朝,统一全国。到了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令全国各地建立户籍制度。我们的祖先名叫仁可,于是遵照制度在金林乡四都一图十甲创建户籍,并在古垒村定居。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就是从这位祖先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三十年了。
至于来自社坛的这支族人,从哪里来,已经无从知晓。由于年代久远,族谱久已废弃。我私下里认为,从上古以来,我们族人浑浑噩噩,只知道牵牛耕田,凿井取水,没有人知道家谱是什么东西。传到我这一代,幸好我的叔叔名叫廷陈,从小聪明,成为德庆州学庠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每次都名落孙山,但他精通星学,开始相信命运的坎坷。他无意于功名,于是追溯我们家族的源流,曾对人说:家有谱,就像国有史。国有史官,家谱怎么可以没有人来修呢?而且五代不修谱,是对祖先的不孝,何况我已经超过十代了。不孝之罪无法逃避。于是他毅然承担起修谱的任务。他根据祖上传下来的一张旧图,编辑成册,于是族中房支分明。世系次序明确,昭穆之序也清晰了。凡是出生、去世、葬地等信息,远的无法考证,但近的有据可查,必定详细记录,这样既明确又具体,似乎不需要再重新编写了。我写这篇序言,不是自以为聪明,而是想到从嘉靖壬戌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家族人口日益增多,那些显赫和隐晦的事迹都没有记录下来,如果不是重新修订,不仅疏远的亲戚会忘记,即使是亲近的亲戚也难以查证。有些人连自己祖父的生平都不知道,有些人连自己祖父的葬地都不知道。这样下去,难免会有错误。因此我感到非常愧疚,不敢懈怠,于是继续我叔叔的工作,把生卒氏地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把官职和事迹等也一一记录。时辰和名讳,怎敢遗漏?唉!如果没有前人的努力,再美好的事物也无法彰显;如果没有后人的传承,再盛大的事物也无法流传。我不顾僭越,敢于继续叔叔的工作并延续他的传承,使后人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前人一样。希望五代之后,会有孝顺的后辈继续我的工作,所以写了这篇序言。
▲ 悦城乡第九都(刘杰威绘图)
族谱抄本图片由德庆民博艺术馆提供
端溪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立足于发掘德庆人文历史,放眼泛德庆地区(即德庆曾经管辖过的包括今封开、云浮、郁南、罗定、信宜等地)以及肇庆地区乡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欢迎读者转发分享。在这里,您可以阅读许多关于德庆乃至肇庆人文历史的文章,希望能让您更加了解德庆(肇庆)历史,帮助您深入研究德庆(肇庆)文化。
其他公众号转载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