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形制的汉服,到近期毕业典礼流行的簪花帽,再到热门视频里的“中式变装”,今天的年轻人热衷于将传统文化元素穿在身上、戴在头上、抹在脸上,甚至不少正在“China Travel”的外国游客也被吸引,将体验传统服饰列为“沉浸式游中国”的必打卡项目。

中国传统妆容与服饰,正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符号,传递着年轻人的态度个性和生活哲学。而现代元素的融入,也为传统服饰与妆容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

百褶马面,霓裳华彩越千年

古朴典雅的战国袍、雍容华丽的唐装、灵动飘逸的马面裙、温婉雅致的旗袍……近年来,新中式服饰不但在景区频频亮相,还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穿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服表演团队带来“古韵今风”主题走秀。(图片来自中新社)

10年前,汉服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词汇;10年间,汉服爱好者人数规模扩大超30倍,至2023年已达998.1万人。今年3月发布的《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趋势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该平台女性消费者购买新中式服饰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95%,其中马面裙订单量同比增长841%,汉服订单量同比增长336%。

“我是桐华的铁杆书迷。看了根据她的小说《云中歌》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后,我彻底爱上了汉服!”来自湖北武汉的汉服爱好者吴颖洁说。不可否认,古装影视作品是推动汉服流行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长歌行》《云中歌》《长月烬明》等古装影视剧的热播,使观众对古人的穿着打扮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也为汉服的流行起到了助推作用。“许多汉服爱好者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穿着体验、搭配技巧以及各种汉服活动,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曾从事妆造设计的李启说,这些社交媒体账号已成为汉服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刘夏蓓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服饰领域的“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情结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映。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创新,也表现出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价值共识。

几朵簪花,跨越文化引共鸣

一句“今世簪花,来世漂亮”,道出古往今来女孩对美的追求。如今,古老的簪花重回时尚前沿,不仅在搭配上日渐丰富,还走出了福建蟳埔。如今,杭州、绍兴、苏州、洛阳、成都等城市都可以看到簪花姑娘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福州,中美青年体验泉州蟳埔簪花围。(图片来自中新社)

簪花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其形式也历经变迁。汉代女性已佩戴簪花于发髻,至唐朝,簪花成为潮流。宋朝时更是盛行,连男人也流行簪花。2008年,泉州蟳埔女的“簪花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受新“国潮”影响,簪花围在社交媒体上十分火爆,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关注,进而推动了泉州非遗簪花的发展和传承。五一假期打卡蟳埔簪花的大学生游客小焱说:“游客八点不到就到簪花店门口排队,走在路上就有很多人在门口招揽生意,簪花阿嬷忙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新中式”潮流也是民众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回归和认同,选择穿戴传统民族服饰、戴簪花出游,也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我最近迷上了非遗文化,从泉州簪花到蚕丝团扇、漆扇再到梨花盘扣,我都体验了个遍。”小焱说,在他们这些年轻人看来,非遗文化和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遗产,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表达,“国潮”热便是最好的证明。

因簪花形式颇具美感,鲜艳的花朵搭配好妆容、服饰,“出片率”非常高,蟳埔簪花也成为外国游客的打卡热门项目。“太漂亮了,我之前去过泉州,见过簪花,但没有机会尝试,这一次赶紧来试一试。”美国青年瑞秋·韦斯说。一件汉服,几朵簪花,跨越文化的审美共鸣,中式美学的独特韵味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

一睹佳人,花钿红妆“复原”文物

头戴孔雀冠饰的骑马击腰鼓女子,精心设计有倭堕髻的“唐妞”,架鹰狩猎的胡人……这是南汉二陵博物馆“发现文化遗产之美”文物仿妆大赛的现场。从《国家宝藏》到《逃出大英博物馆》,再到近来社交媒体盛行的“文物仿妆”,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个人创意的方式来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现文化遗产之美”文物仿妆大赛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参赛选手通过走秀展示仿妆作品。(图片来自中新社)

“文物仿妆”并不是最近才流行的美妆活动,2023年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全网时,就引发了年轻人对“文物仿妆”的浓厚兴趣。正如剧中“小玉壶”的拟人化,很多网友也开始Cosplay中国文物,有以文物本身的特色为元素来化妆的,也有以文物背后的故事设计进行妆容的,化妆师们纷纷创作,为文物“发声”。

一些博主以妆容演绎“文物出逃”的主题,展示了文物在国外博物馆中的状态。此外,还有许多博主和网友也开始化身成为“小青花瓷”“小唐三彩”“小莲花盏”等,通过国风的化妆和服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物的高雅审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一些明星也参与其中,化身成古人或古物,受到网友们的喜爱。

近年来,“文物仿妆”热潮,让珍贵的文物跨越山河、穿越千年,来到人们身边,不仅促进了年轻人对传统文物的关注和认知,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富有创意的传达方式。北京城市学院艺术设计学部讲师张靖晨说,“这是一种有趣的创意表达方式,它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艺术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展示创造力和对文化的尊重的机会。”

“新中式”之潮,涌动的不只是设计的波澜,它是民族情感的共鸣、是文化认同的回响。马面裙摆、簪花轻绕,不仅是衣饰的装扮、发间的点缀,更是心灵深处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它们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生根发芽。

综合中新网、《中国城市报》、闽南网、《北京青年报》、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