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王,明天周末,一起钓鱼去,老李又发现一个好地方!”

“真的吗?不过我估计不能去了。你嫂子说我一钓鱼就不着家,昨晚刚被她念叨了一顿。”

“啊?你也没有经常去呀。再说了,钓回来的鱼不也是给他们加餐,比市场上卖的还要新鲜有营养。”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她更怕咱们钓回来的鱼不干净,说什么野生鱼,搞不好有脏东西,吃多了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说的话,确实听说过是有那么几种鱼吃多了会致癌。但我印象中,好像跟咱们要钓的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我得回去查一查,让她安心。这次我就不去了,你们多钓点哈。”

“好咧。回头有空了,提前招呼兄弟一声就行。”

那么真的有吃了会致癌的鱼吗?这些都是什么鱼?

一、吃鱼致癌?

鱼是一道经常活跃在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清蒸、红烧等诸多做法,更是给其增添了丰富的口感,深受大众所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不可否认的正面作用。

鱼肉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不但可以帮助生长发育,还是提高抵抗力的一大利器。

蛋白质含量比肉、蛋、奶要高得多,也更易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鱼肉中的DHA具有促进脑细胞发育、改善血液循环、降血脂、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DHA是大脑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吃鱼肉,可以提高智力、提高记忆力,对我们的视力也非常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些人会以为是不好的,恰恰相反,不饱和脂肪酸其实也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脂肪酸。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基础物质,鱼肉中的不但有维生素A、维生素D等维生素。

还含有大量的钙、铁等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不同种类的鱼,对人体的作用也是有所区别的。

比如鲫鱼可以通络下乳,非常适合哺乳期妇女食用,清蒸或者熬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黄鳝益气补血,还能够强身健体,格外适合身体瘦弱的人群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鱼的好处如此多,近来却不知为何,网上突然出现了大量有关吃鱼致癌的传言,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鱼类是人体补充营养的重要途径,为何会出现鱼吃多了致癌的说法呢?

究其原因,与环境的污染脱离不开。

工业时代的迅速发展,无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更有甚者会往河流、海洋排放重金属、化合物等工业垃圾,污染了水质的同时,也污染了其中的水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生活在污染水源里的鱼类,体内会逐渐堆积大量的污染物。人食用了此类鱼,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吃的少时副作用可能不甚明显,等到身体感到明显不适时,毒素已经深入到五脏六腑。

水质的污染程度决定了鱼类的食用安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不听劝阻,非要往海里排放核污水时,我国坚决反对的原因。

二、卖鱼的都不吃这4种鱼!

综上可得,并不是所有的鱼吃了都会致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鱼本身并不会致癌,只是因为生长环境不佳或制作过程不当,才最终埋下了致癌的隐患。

食用正常的鱼类,是不存在致癌问题的。

但有这样4种鱼已经被列入了致癌名单,吃多了癌症就会找上门,连卖鱼的都不吃。

1.甲醛鱼

甲醛属于潜在的致癌物,鱼类易腐,为了延长保质期,让鱼看起来新鲜亮泽,某些不良商家偷偷把甲醛用于鱼类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食用含有甲醛的鱼,会损伤皮肤、呼吸道、肾脏和肝脏,严重时还会致癌。

甲醛这个健康杀手,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上。

但是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竟然不顾食品安全,把鱼类泡在甲醛溶液里。

而后这些看起来貌似非常新鲜的鱼,就出现在了各大摊位上进行高价售卖,带鱼就是甲醛鱼的高发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鱼不能离水,自然捞捕的带鱼存活时间很短。

甲醛成本低廉,经过甲醛溶液浸泡的带鱼,卖相喜人,弹性十足,还能更多的吸收水分,不良商贩们当然乐此不疲了。

气味、外观异常是甲醛鱼的典型特征。

正常的带鱼眼睛明亮,体表粘液不会过多,散发健康的鱼腥味。

甲醛鱼眼睛浑浊发白、鱼鳃塌陷、表皮一碰就掉、体表粘液非常多、鱼肉易碎,散发着刺鼻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咸鱼

咸鱼可能含有亚硝酸盐,腌制咸鱼需要加入大量的食用盐,这些盐分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慢慢转化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并不是简单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干扰机体的正常运作,引发肠胃器官疾病。

长期摄入过量亚硝胺会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

人体食用咸鱼后,其中的亚硝酸盐与肠胃中的酸性食物相互反应,就会分解生成一种名为亚硝胺的致癌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身就存在肠胃疾病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亚硝酸盐在酸性的环境下很容易分解出亚硝胺,食用的腌制咸鱼越多,体内分解出的亚硝胺也就越多。

人体内的亚硝胺含量长期超标,会导致胃癌、食道癌等疾病患病风险增加。

工业盐腌制的咸鱼会大大增加致癌几率。

咸鱼的制作过程就有致癌风险,如果使用了工业盐或者是加入了各种添加剂的掺假盐,那么致癌的风险就会翻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高温鱼

油炸过的鱼口感较为酥脆,有的人为了追求口感,可能会对其进行过度油炸。

如此不仅破坏了鱼肉中的结构,使其营养成分流失,在反复高温油炸中还会产生有害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

像煎鱼、烤鱼的制作离不开反复使用的高温油脂,这样无可避免就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致癌性,长期食用会损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生鱼片

生食鱼片容易感染寄生虫,寄生虫寄生在生物身上并不稀奇,生活在水里的鱼当然也不例外。

食用未经高温消毒杀菌的生鱼片,最大的安全风险就是被寄生虫感染,引发呕吐、腹痛、腹泻等剧烈的肠胃反应。

寄生虫感染的潜伏期较长,鱼类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就是肝吸虫、异尖线虫。

食用含有寄生虫的生鱼片,极其容易引发肠胃疾病。日积月累之下,消化系统严重感染,肝、肾脏深受其害,更有甚者诱发癌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这样吃鱼更健康!

从上文可知,吃鱼重要,吃什么样的鱼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吃鱼才能更有助于身体健康呢?健康吃鱼,建议做对这3件事:

1.科学挑选

市面上的售卖的鱼,质量参差不齐,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地售卖的鱼类,有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制约,相对于其他鱼类来源而言,更为安全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淡水鱼时,优先挑选体积小、鱼龄短的。这种鱼没有受到太多的污染,食用更为健康放心。

买海鱼时,优先挑选冰鲜的,不要买冷冻的。冰鲜鱼较冷冻鱼,含有甲醛的风险要低得多。

2.健康烹饪

鱼类无需进行过度的加工和烹饪,只需简单的进行清蒸、熬汤就能很好的保持它的鲜味,营养价值也是最高的。

这2种做法不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温油脂,可以直线降低潜在的患病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烹饪鱼类时,为了尽可能减少细菌、寄生虫的感染,煮熟煮透是基础。

鱼鳞、鱼鳃、鱼肚子容易夹杂污染物,应该把鱼鳞、鱼鳃、鱼肚子处理干净后再下锅,千万不要贪图省事直接下锅。

3.控制频次

无论吃什么,都应该遵循适量原则,避免长时间大量的食用同一种食物。

正常成人每周应该吃1~2次鱼,量约在200g~300g左右,即每次不要超过150g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好交叉食用不同水域的鱼类,河鱼、海鱼侧重的营养物质有所不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两种鱼交替烹饪食用。

如果单吃其中一种,很可能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对身体健康也会存在影响。

结语

鱼肉含有优质蛋白、DHA、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是人体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传吃鱼致癌,是因为环境的污染,致使水中的鱼体内堆积了垃圾毒素,食用后给人体带来损伤,从而诱发癌症。

甲醛鱼、咸鱼、高温鱼、生鱼片已被列入致癌名单!

日常生活中最好尽量避免过多食用这4种鱼,以免癌症找上门。

学会科学挑选、健康烹饪、控制食用频次,是健康吃鱼的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