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 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有一个被誉为“亚洲花都”的地方——斗南花卉市场。这里不仅是中国花卉产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花卉产业名副其实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日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共同富裕中国行”第二季采访团队前往斗南,深度调研“一个市场带活一个产业”、持续带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走进斗南花卉市场,满眼都是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推着小推车,以及在路边摆摊卖花的人们。交易大楼外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交易大楼内同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南花市交易大楼内的火爆场景

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深夜的交易盛况,以及“全国每10支鲜切花就有7支来自斗南”的数据,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采访深夜还在摆摊的花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里11时的斗南花市,买花的游客依然很多

从“一枝剑兰”到“一片花海”

斗南花卉市场的发展奇迹始于一种名为“剑兰”的花。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的斗南村,还是昆明的蔬菜种植基地。1983年,斗南村的村民引进剑兰种苗,在自家自留地上试种成功。这一尝试带来的可观收益,调动了许多村民种花的积极性,为斗南花市的诞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斗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文回忆,刚开始种植剑兰时,村民们并不认为这种“不能用来吃的东西”还能赚钱,到省城售卖后才尝到甜头,并下定决心从“菜农”转变为“花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文

李文说:“那时候自己还有一点自留地。先是用自留地种剑兰,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不能吃,种了之后卖给谁?所以那时候只是试种。当时斗南还没有花卉市场,村民就拿到省城昆明的尚义街去卖。结果一卖,一枝花就卖到几毛甚至一元。那时候的几毛、一元是很不得了的。原来我们拉一车大白菜到呈贡蔬菜市场去卖,才卖到几十元。从自留地拿点剑兰去卖,就能卖到几十元了。所以大家先用自留地种,后来就拿出自己的土地种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卉大棚里种植的玫瑰

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花经济”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香雪兰等花卉品种相继被引进,斗南村逐渐从昆明的“菜篮子”变成了“花园子”,形成了以花卉种植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从外出卖花到在家门口做生意

花卉种植规模的扩大也带动斗南的花卉交易逐渐兴起。起初,花农们为了卖花,经常骑着自行车到昆明市区摆摊,或挑着担子叫卖。为了拓展销路,一些人走出昆明,尝试把村里的鲜花卖到广州、上海等地。随着斗南鲜花的名声越来越响,外地的花商开始主动找上门来,斗南的花农们逐渐可以在家门口做生意了,他们直接把成捆、成筐的鲜花摆在花田土路旁售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形成的50米“斗南花街”

后来,这条土路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形成了“以路为市”的50米街道,当地人称之为“乡街子”,或者“斗南花街”。

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郭照川介绍:“当时斗南村的主干道形成了花卉交易市场,用我们云南话来说,叫‘乡街子’。我们‘以路为市’,路两边建起了花卉市场,沿街买卖的模式就形成了,我们有了50米左右的花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斗南花卉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郭照川

从“以路为市”到建立规范化花卉市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这条50米“乡街子”已经不再能容纳越来越大的花卉交易规模。1995年,斗南村改造扩建了一个占地约12亩的花卉市场,结束了鲜花在村头巷尾买卖的历史。

从“以路为市”到建立规范化市场,凭借当地人敢闯敢试的精神,斗南花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年扩建后的花卉市场

从村级花市到“亚洲花都

进入21世纪,斗南花市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01年,斗南从中国第一个村级花市成长为亚洲第一花市。2012年,“花花世界”项目破土动工,把斗南花市打造成了一个“花卉+农业创意+文化创意+旅游创意”融合发展的国际花卉产业园区。郭照川说,目前,斗南“花花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带活一个产业”的新格局。

“目前我们有2000余家花卉企业在‘花花世界’里,发货商有1000余个,单我们‘花花世界’这样一个主体里就有46家物流企业,关联的种植户有8万余户,这些种植户也会把花拉到这个地方来聚集,然后统一往外销售。供货的品牌近12000家,花卉经纪人突破了1万余人。”郭照川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明花拍中心的大型货场

如今的斗南花市,已经发展成为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每天,这里都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花商和游客前来采购和观光。据统计,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以及来自周边省份和东南亚国家的鲜切花都在这里完成交易。这里占据了全国鲜切花市场70%以上的份额。在斗南的引领下,“花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总台记者 唐婧 秉文 韩志峰 陈鸿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