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民法院报头版

梳理全国法院今年1-5月收案数据

揭秘“一增一降一缓”背后的诉源治理“密码”

其中次点名广东:

“7个省(区、市)诉至法院的

民事行政纠纷总量出现下降,

其中,广东降幅最大,达23%。”

“全国15个省(区、市)

民事行政一审收案量下降,

广东等5个地区降幅超过10%。”

纠纷量、案件量“双降”的背后

广东法院做对了什么?

全省90%以上法院案件量下降的背后

有哪些特别的工作和努力?

广东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带您从粤西一角走进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23%!降幅最大的背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3%!降幅最大的背后

炎炎烈日下,在茂名高州市金山街道陈垌村的一处农田旁,村民们争论不休。从去年10月开始,他们将100多亩农田出租给外地返乡客商,但由于雨水较多,农田所种植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承租方经济损失较大,导致资金短缺而出现土地租金拖欠的情况。

“当时大家看在邻里邻居的面子上,就没有签合同,结果一直拖到了现在,我们在这务工的工人工资也欠了一两万,还有欠了田地租金七千多。”陈垌村一村民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村民所说,因为当初没有签订合同,双方在欠款问题上产生了许多争议,于是村民来到所属街道办寻求帮助。

“当时这个老板在外地,所以沟通上也存在一些难度,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坚持通过电话还有微信的方式跟他进行沟通,工作组也到陈垌的农场实地去了解情况。”茂名高州市金山街道平安法治办主任郭曼蕾谈道。

接报人员了解情况后,立马对接到所在地金山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中心介入之后,迅速联合高州市人民法院金山人民法庭、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干警以及街道办形成协调小组,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迅速开展调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金山法庭庭长朱祖永介绍,村民的承包地的亩数、界至都没约定清楚,这为承包金的计算带来很大困难。此外,前前后后来劳作的工人达40多个,需逐一核对人数及身份,对核算所欠工资也增加了难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合力,“情理法”融合调解,承租方同意一次性付清所欠土地租金及工人们的工资,看起来矛盾尖锐的欠款争端,通过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牵头,就在“家门口”调解成功,双方握手言和。

作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7个试点省份之一,广东始终坚持党对司法体制改革的绝对领导,创新完善司法服务保障社会治理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司法质效和公信力。面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变化,各地积极探索构建“调解前置”工作机制,推进“法院+”多元纠纷解决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形成基层社会治理联调共治纠纷解决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群众到法院起诉,官司打下来最快也得半年,通过协调各方,在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就能签订协议,拿到工钱,对群众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方便。”郭曼蕾说道。

“以后我会吸取教训,核对好合同的各方面,条款清楚了对我们也比较有保障。”种植基地负责人吴裕丹谈道。

茂名高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进基层,实现司法惠民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2019年以来,已经建立40个司法惠民服务中心,488个村级司法惠民服务点,成功化解各类诉前纠纷1.7万余件,司法确认4200多件,解决争议标的2.7亿余元。

“依托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让群众享受‘家门口’‘一站式’的便捷司法服务,今年还落实了‘一中心一法官’的配备,确保对接支持落地见效。”茂名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广东紧抓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环节,完善司法服务保障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全省法院将定分止争的司法职能嵌入到党委政府社会治理整体布局中,主动融入省委政法委“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全省420个法庭把指导人民调解的法定职能落实落细,并建立789个诉讼服务站、法官联络点,228个网上巡回法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的基础性作用。各基层法院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探索推进前端治理新模式,绘浓诉源治理“新枫景”。

来源:人民法院报

广东广播电视台 茂名高州法院

审核:黄慧辰

编校:余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