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在人体运动中起着“轴”的作用,当它出现问题或受到损伤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而骨关节损伤后伴随而来的功能障碍是绕不开的话题,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更应受到关注。

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几种

我院康复医学科常用的

运动治疗介入手段

让你的关节再次“活”起来

瘢痕手法松解

任何伤口闭合后,即可开始手法治疗,但并不是越早越好,以免刺激瘢痕的增生与不适。其治疗目标为瘢痕柔软无突起,颜色正常如皮肤。

沿着瘢痕走向进行各向牵拉、推揉、提起,多方向挤压,以增加瘢痕的柔韧性,减少瘢痕与下层组织的粘连;通过用手指拉伸瘢痕区域周围的皮肤,增加周围皮肤的弹性减少对瘢痕组织的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伤口在手法松解干预下,瘢痕的颜色变浅、质地变软,不突起。

手法松解瘢痕,相对来说,创伤小而可控,不会因治疗而产生次发的伤害;给予的刺激量适宜,安全性高,利于瘢痕的重塑,其愈合效果会更持久自然。

关节活动度管理

骨科术后患者由于局部相对制动的需要以及术后炎症反应等因素影响,在术后早期关节或邻近关节常有活动度受限,就如关节“卡”住了,角度下不去了;后期甚至可能会进展为关节挛缩,即关节周边肌肉-肌腱单位和其他横跨关节软组织适应性缩短。简单联想体会一下,手臂伸直时肘关节周围明显紧绷、膝盖弯曲时不能超过90度,端坐都成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位下屈膝牵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仰卧位下屈膝牵伸

关节活动度管理旨在保持与恢复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这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类基本活动的完成,如吃饭、穿衣、上下楼梯、步行等息息相关。需根据患者不同的关节活动范围,选择不同体位的膝关节屈曲牵伸策略。

动态关节松动术

由于外伤或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失衡,使得关节存在微小错位,引起关节运动轨迹异常,而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借助附属运动手法,延展软组织,利用软组织的记忆,调整关节异常的运动轨迹,来达到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但最根本的治疗措施依旧是纠正失衡的肌肉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患者执行屈-伸膝控制训练的时候,通过持续的胫骨内侧滑动配合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对相邻关节的关节表面进行持续复位,以产生持续的效果——在相对的推挤下,患者感到膝盖屈伸更加顺畅,疼痛也相应减轻!

肌肉训练

关节活动角度是功能性活动的基础,而关节活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关节周围肌肉。因此,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至关重要。肌肉训练需要涵盖肌肉激活与肌肉控制:肌肉激活训练对于预防延缓术后早期即开始出现的肌肉萎缩有显著意义;肌肉控制训练能将手法治疗重建的关节活动角度真正地维持下来,是患者功能性活动最终呈现的决定性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肌肉训练的全范围收缩推进及维持,保证了肌肉收缩充分参与全范围关节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上图所示,让患者进行膝关节闭链下的控制训练,膝关节周围肌群充分激活收缩。

在患者术口瘢痕逐渐软化成熟、关节活动度逐步提升、关节活动过程疼痛减轻、关节周围肌肉的激活与控制有所提升的基础上,让我们看一下部分患者的功能呈现:

重建肩肱节律(即肩关节的活动规律):一位肱骨近端骨折的阿姨进行自我辅助下的肩关节前屈,轻度疼痛且安全地进行肩关节活动。

正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侧面

按照步态周期进行分析与针对性训练:一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左侧)的老伯在三次治疗后,其步态周期中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有所恢复,并在上下楼梯活动中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转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各类治疗手法、运动训练,在术后减轻疼痛、消除肿胀,促进瘢痕软化、肌肉收缩等方面还有诸多针对性的物理因子治疗。我院康复医学科还有更多康复技术可以解决运动损伤难题,能够为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提供有力保障。